据每日邮报报道,研究发现,那些采取站姿或坐姿的孕妇分娩时间相对于那些采取躺姿的孕妇明显缩短,经历了较短的子宫收缩的痛苦。
该研究结论由Cochrane图书馆发表,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21项研究,涉及到3706名妇女。研究人员发现,在分娩的第一个阶段,采取站姿或者坐姿的妇女比采取躺姿的妇女所用的时间短1个小时左右,并且会减少疼痛,同时也降低了助产或者剖腹产的可能。
研究人员表示,孕妇在分娩的第一个阶段保持站姿或者来回走动有一定好处并且没有风险,而通常所采取平躺的姿势实际上可能是有害的,因为重力的影响意味着竖直的角度对于母亲和婴儿来说是最容易的。如果产妇采取站姿,不但能使婴儿的头部对准子宫颈,这有助于子宫颈扩张和顺产,而且还能促进血液向婴儿和胎盘的输送,从而减少胎儿的痛苦。此外直立的姿势还能最大限度的扩大骨盆的空间,并且可以使骨盆骨关节轻微弯曲,这样婴儿便有了更多活动的空间。
另外,以往的研究表明,妇女分娩时采取站姿较少需要硬膜外麻醉,并且可减少子宫感染。
汤斯维尔医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Lawrence女士说:“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会建议产妇们分娩时采用她们觉得最舒服的姿势,而且会特别建议避免采用躺姿”。皇家妇产科学院的妇产科顾问医生MaggieBlott医生说,我们非常鼓励产妇在分娩时能来回走动以降低风险。现代的做法不建议在分娩的第一个阶段采取平躺姿势。 人们对疼痛的体验与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因此对疼痛的测量依托于人们对疼痛的主观体验,并非绝对客观的测量方法。“人体最多只能承受45(单位)的疼痛,但在分娩时的痛却高达57(单位)”的说法没有医学证据,是网络上的以讹传讹。
分娩痛总是来时缓慢,逐渐增强,直至痛到顶点,最后又缓慢的褪去。有人曾诗意的形容它就像是海浪向岸边涌来,最开始平缓不急不徐,浪头逐渐增强,越来越大,直至称为冲击海岸的冲天浪涛,随后潮水慢慢褪去……目前,随着国内各地不少医院逐渐开展的分娩镇痛项目,分娩痛这一让女性“闻风丧胆”痛不欲生的体验,逐渐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