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统一的判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1994年)中制定的: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必须具有①或②条,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收到严重影响。
症状包括: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着下降或者增加;
产后抑郁症表现症状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豪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中国文化的坐月子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社会的支持,而西方国家的产后忧郁可能源自缺少类似的产后仪式,如强迫休息、强迫隔离,婆婆与家人没提供实质的支持与援助等等,使产妇身体疲倦,也使婚姻关系紧张,因此外国学者做了产后忧郁的研究发现,中国人产后忧郁的比率较低,可能是中国文化坐月子的功劳。
坐月子,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交互与情感的交流,让家人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实在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中国人把“喜、怒、哀、乐、爱、恶、欲”视为七大基本情绪,没有任何词句可以精确贴近忧郁的意思。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忧郁的情绪,自小被教导要压抑情绪,过于强烈表达情绪被认为是一种病态,而温和、抑制型的情绪是被推崇的。中国女性禀持着凡事都认命的心态,以往产后忧郁比率低可能是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或不善于表达,直至近廿年才被重视,多以睡不好、吃不下饭、疲倦、健忘等症状表现。
产后因妈妈体内荷尔蒙急剧变化,加上照顾婴儿的压力、新手妈妈的仓卒不安及个人体质敏感,大部分的新产妇都有可能有轻微的产后忧郁,症状包含无缘无故哭泣、情绪多变及易怒与焦虑等,有周遭的支持与关心,忧郁的症状两周内会缓解消失,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