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娩结束到身体的各项器官机能完全恢复,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这段时期叫产褥期,俗称坐月子。这段时期,新妈妈的护理工作可不是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分期护理能让新妈妈更快恢复。
分娩当天
妈咪状况:
子宫在脐下2―3横指处,重1000g;子宫颈呈现松弛、充血、水肿状态;在产后24小时内,腹部会有抽痛;在刚生产后有冷、饿、口渴的现象;乳房在产后即开始充盈,变硬,触之有硬结,随之有乳汁分泌。
护理要点:
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新妈妈要抓紧时间休息;这个时候饮食可在床进行,喝水可用吸管;剖腹产的妈妈应卧床排尿排便;恶露处理及消毒也要由护士、助产士帮助进行。
在宝宝出生30分钟内,最好能进行母乳喂养,这样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顺产妈妈应在产后2小时开始小便,若无排便意识,可用于腹部热敷,切不可因伤口疼痛而拒绝入厕。
关注重点:关注产后出血情况;保证充足的睡眠。
产后1―2天
妈咪状况:
子宫高度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体温在37℃左右;恶露呈血性黏液状,量多。
护理要点:
新妈妈可躺着进行乳房按摩,并给宝宝按需哺乳;顺产的妈妈可自己洗脸、坐起吃饭、步行上厕所、处理恶露;产后出汗量增加,要经常擦洗身体,并保持内衣干燥。产后一两天如果感到排尿有点困难,经医生许可后,可开始做轻微产褥操。
关注重点:凡事不勉强自己;12小时内没有排尿的要进行导尿。
产后3―4天
妈咪状况:
子宫底降至脐与耻骨的中间部位;胸部会有肿胀现象;恶露颜色变为褐色,量开始减少;会阴缝合处仍有痛感;腹部皮肤明显松弛;妊娠纹颜色变淡;会大量出汗,尤其为夜汗潮;有时候会感觉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