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个新生儿几乎都会出现黄疸,需要注意的是,黄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过一段时间自行消退的,但是如果一直不退则可能是病理性原因了,母乳性黄疸就是其中的一种病理性黄疸。那么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呢?母乳性黄疸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妈妈网特稿】每个新生儿几乎都会出现黄疸,需要注意的是,黄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过一段时间自行消退的,但是如果一直不退则可能是病理性原因了,母乳性黄疸就是其中的一种病理性黄疸。那么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呢?母乳性黄疸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母乳性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主要包括:
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症状二:肝、脾不大。
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症状四: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母乳性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主要包括:
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症状二:肝、脾不大。
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症状四: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