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都知道,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维生素A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能够增强宝宝呼吸道和消化道防御病菌的能力,还能提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宝宝患病的风险,还对宝宝的视觉发育、骨骼发育、以及造血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大量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维生素A缺乏国家,预防性地补充维生素A能够有效降低腹泻、传染病(如麻疹)、贫血、夜盲症、干眼症的发生率,降低儿童死亡率。
那么,面对如此重要的维生素A,它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如何被人们对待的呢?
三大原因: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严峻现状
2016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22个中西部省份的11245名学龄(3岁以上)儿童开展了维生素A营养水平重点监测,从以往数据来看,0-3岁婴幼儿是维生素A缺乏的重点人群,3岁以后随着饮食逐渐丰富,缺乏程度应逐渐降低。但是,此次调研结果却出乎意料,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维生素A缺乏及亚临床缺乏率竟高达32.9%!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婴幼儿是维生素A缺乏干预的重点人群,但是,各地区相关医疗机构和家长重视程度不够,防治工作落实效果不理想,导致学龄期持续营养不足。
2、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足。
3、市场恶性竞争,导致部分家长对维生素A的安全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主动给孩子进行预防性补充。
近五年的地域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亚临床和可疑维生素A缺乏率仍居高不下,即使是北京、江苏、重庆等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无法避免维生素A的缺乏现象,这仍然是影响宝宝健康的营养问题。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营养干预,维生素A的临床缺乏率已有所下降,像干眼症、夜盲症等疾病已不多见。但是,我国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仍然不容乐观。一些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常见问题仍然存在,如腹泻、感冒、贫血等等,十分容易被妈妈们单纯的认为是由病毒、着凉或铁摄入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从而忽视维生素A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