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中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政策推动作用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儿童的营养问题呈现营养不足、隐性饥饿与超重肥胖三重负担并存的现象,且中国儿童慢性病及健康危险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说到超重肥胖大家都能理解,但一说到“饥饿”“营养不足”,可能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有不少孩子正在经历“隐性饥饿”的伤害!
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对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饱=吃好=营养充足”。然而,儿童“隐性饥饿”不是“饥”或“饱”方面的感觉,通常很难被发觉,其危害却不容忽视。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拉肚子,反反复复难痊愈;明明吃嘛嘛香,爱跑爱跳却还是不长个儿;已经万般注意了,却还是贫血、龋齿、近视了……如果宝宝有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缺乏某些营养素所导致的“隐性饥饿”!
世界卫生组织将“隐性饥饿”定义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失衡,即日常饮食营养不够均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膳食结构不合理,这个吃得多、那个吃得少,导致多种维持机体健康的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在婴幼儿、儿童期如若不及时纠正,隐性饥饿不但会影响生长发育水平,还会造成成年期更多疾病的发生风险。世卫组织指出我国有3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的情况,而医学研究发现,生活中约70%的一些代谢相关的慢性病往往和隐性饥饿有一定的联系。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从儿童早期就应注意避免“隐性饥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