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返回

展开导航

乐友发B类婴装通缉令 让宝宝安全又有型

妈妈网 | 编辑:妈网小编
导读吃穿住行,服装是宝宝消费的一大块。 “宝宝穿得有型,是妈妈最好的时尚单品”,“给宝宝买衣服首选当然是安全无危害,然后是舒适,再考虑时髦的款式和鲜艳的颜色……”85、90后妈妈群的异军突起,其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识的转变,为我国的童装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2015童装产业报告》显示,童装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至30%,2015年中国婴幼儿服饰棉品和日用品市场容量将达到2279.8亿元。但是这看似广阔的市场前景,却存在“硬伤”。

  吃穿住行,服装是宝宝消费的一大块。 “宝宝穿得有型,是妈妈最好的时尚单品”,“给宝宝买衣服首选当然是安全无危害,然后是舒适,再考虑时髦的款式和鲜艳的颜色……”85、90后妈妈群的异军突起,其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识的转变,为我国的童装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2015童装产业报告》显示,童装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至30%,2015年中国婴幼儿服饰棉品和日用品市场容量将达到2279.8亿元。但是这看似广阔的市场前景,却存在“硬伤”。

  目前童装市场鱼龙混杂,整体层次不高,童装质量参差不齐,低价产品大量充斥。为了严把质量关,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国标——《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新国标将婴童纺织品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中婴幼儿纺织产品适用的年龄范围由(≤24个月)扩大到(≤36个月),身高范围也增加到100厘米。新国标还规定,产品标识牌上应标注“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等字样。不符合新标准的纺织产品,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童装安全问题频出。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达11%,更有多地抽检不合格率高达6成。从质检总局发布的儿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来看,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存在的不合格问题,包括甲醛含量、pH值超标,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差以及纤维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等。这些危险的化学物质隐藏在不合格的劣质童装。有些商家生产和销售B类及以下的服装给0-3岁婴幼儿。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