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国家大力精准扶贫的政策之下,各级政府对教育领域持续多年的巨额投资见到了成效,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告别了陈旧的基础设施,摆脱了赤贫的阴影,终于能安心地坐在崭新的教室里。可是,我们却发现,这些学校的校长们依然愁眉不展……
在国家大力精准扶贫的政策之下,各级政府对教育领域持续多年的巨额投资见到了成效,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告别了陈旧的基础设施,摆脱了赤贫的阴影,终于能安心地坐在崭新的教室里。可是,我们却发现,这些学校的校长们依然愁眉不展……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这个“新物种”
校长为何忧虑?
在河北有一所赵家蓬小学,容纳了附近19个行政村近千名学龄孩子,但是这个学校里,却共只有2名艺术老师。
1名是只能教唱歌,而不通乐理和键盘的音乐老师,
1名是只能在每周给四、五年级学生上1节课,且是从其他中学借调过来的美术老师。
这样的师资配比下,孩子们接触音体美课程的机会非常非常少,而这些曾经满载期盼和雀跃的新课室也就只能默默被“封闭”起来。
有画室没有老师,工具也被“荒废”
“这里没有办法让好老师留下来教他们唱歌,教他们画画,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而新设备新画室也没法开启使用…”校长如是说。
有了画板和画笔,缺少老师,
最美的风景,只能在心里。
有了琴房和琴,缺少老师,
最动听的旋律,只能在梦中。
有了实验室和仪器,缺少老师,
科学的世界,只能在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