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返回

展开导航

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妈妈网 | 编辑:denghuiyang
导读家庭教育

  一、对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家长都关注孩子的生理发展,但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是否身体发育健全,这些并不是生理发展的全部。我在参加少男少女课堂的辅导时发现,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多困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不同年龄段的发展任务不同,处于6~12岁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对于自己作为一个生物体形成正确的看法,如男女的不同,性别的特征差异等。在认知方面。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很重视,但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在道德方面,也只关注孩子是否听话,认为只要在学校遵守纪律就行,忽略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正是在家庭教育中的上述误区,才导致了诸如李某的悲剧。

  我们说儿童全面发展,主要指以下5个方面:生理:不仅有身高体重,还有青春期发展;认知:主要是智力发展,也包括对社会事务的认识;精神:心理健康和自我调控,与同伴的情绪共容,对自己情绪的控制;道德:接受社会规则,价值选择的判断;社会性发展:对所处社会制度的认识、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接纳、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二、忽略了对孩子的必要控制

  家庭教育其实应该是两手抓,一手抓接纳,一手抓“控制”。

  什么叫接纳?接纳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小时候对孩子的拥抱、抚触、蹲下来和他说话;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发展的主体来尊重,平等沟通;对孩子好的行为支持和赞赏。

  什么是控制?孩子是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约束。控制是明确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孩子成长中违反社会规则、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给予引导。

  接纳和控制都要有度。接纳不足是忽视,接纳过分是溺爱;控制不足是放纵,控制过分就是暴力。我们既要会对孩子的优秀和进步说“你真棒”,也要对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明确说:“不可以”!

  李某从之前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到近期又涉嫌犯罪,可以看到,其家长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对不当行为的必要控制和限制。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