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明匆匆忙忙吃过早餐,穿上外套,冲出家门。到了电梯门口,妈妈一看就急了,“你书包呢?哎呀,你怎么老是忘东西呢?!”小明到了学校,一打开书包,发现自己的文具盒忘记带了,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哎,看来我真是老忘东西啊。”于是,他心安理得地向同桌借了一支铅笔。
9岁的小丽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她问爸爸。爸爸笑着拍拍她的头:“数学又不会做啦?真是像你的妈妈,数学方面不行。”妈妈接过话茬:“数学不行又怎么啦?咱们英语语文好呀,是不是,小丽?”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说话时,都会不经意地说出一些话或者流露出一些情绪,潜移默化地暗示孩子,他/她就是那样的人,就像上面的小明和小丽的父母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往孩子身上贴种种标签。
标签的影响力
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一个著名的试验。实验者罗森塔尔对波士顿一所小学的老师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经过他们的测试,发现一些学生属于“学习尖子”。事实上这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测试,而是被随机抽取出来的。但试验者还是让老师相信这些具有非凡潜质的学生,将在本学年度取得优异成绩和表现出智力上的高度成熟。最后试验的结果是,这些被随机抽取出来的儿童有30%的人智商平均增加了22 分,所有人的智商平均提高了10分,而起初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平均智商是一样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相信了自己心中所想的是现实,并且把它们当事实来操作,那么它们也就变成了现实。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
“我家孩子做什么事都慢,一点不像我和他爸。”
“强强总是那么好动调皮,我真是拿他没办法。”
“我女儿擅长文科,物理化学等科目只能勉强跟上。”
“小慧很内向,不爱说话。”
孩子原来是清白的,就这样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贴上了无数的标签,慢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调,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说话,孩子都已经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并且一点一点地进入到他们的心里,并深深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呢?
最近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从小很有思想,也非常聪明,唯一让父母感到不满意的就是“太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于是,这个男孩就在妈妈爸爸以及姥爷姥姥的担心和唠叨中长大:“你这么内向,长大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如今,孩子二十岁了,不仅真的就如父母担心的那样――极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得了抑郁症,虽然已经考取了某名牌大学,现在却不得不休学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