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iPad,17岁的小男孩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为赚零花钱,个别女孩不惜出卖身体,并将这种“致富”之道推销给同学、好友。当拜金、虚荣这些成人世界的“病毒”开始入侵未成年人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也倍生忧虑――
很多家长心知肚明:学校老师和自己苦口婆心建立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孩子身边一个同学或好友的不良言行颠覆。
国企工作的李女士不久前遇到了家教困境:她给读高一的女儿配了一部联想牌手机。本以为足以应对平时生活之需,但母女俩却多次因为这部手机发生争执。女儿认为用国产手机很没有面子,在同学前面抬不起头来。在她的班级里,很多同学手里都有iphone4。
“监视”孩子的手机、阅读刊物、网上浏览的信息,以及孩子在学校结交的同学、在校外参加社会活动……家长们小心翼翼地承担着教育者的责任,他们发现:比起自己的苦口婆心和学校老师的说教,孩子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如果班级的很多同学都不愁零花钱、对衣着和吃穿有要求,我又如何能让女儿成为一个懂得量入为出,追求完善自我的人。”
让李女士纠结的还不是该不该掏几千元买个“苹果”,而是一种教育方略的调整。在这位母亲看来,不管家境如何,女孩子最忌贪慕虚荣,“一旦性格上有这个弱点,以后就容易受骗上当”。但眼下,李女士也不得不考虑身边同事给她的另一种忠告:女孩子要适当“富养”,管得太紧,更容易滋生对物质和财富的贪恋,容易走向歧途。但她仍然将信将疑:如果要“富养”孩子,那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她的物欲才算足够?
李女士的困境,在中学生家长群体中非常普遍。当“金钱至上”、“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逐渐成为当下社会很多成年人的处事准则时,家庭和学校教育要如何建筑高高的围墙,让孩子接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古训,不至于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
家长不希望孩子“拜金”、沦为物质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首要一条是防止孩子接触太多的商业广告。上海交大心理咨询中心刘晔萍教授直言:孩子在占有物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将倾向于关注他人而非自我。拿他人作比较,从而滋生出嫉妒和恨,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把未成年人引向歧途。
在接触大量个案后,刘晔萍也注意到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追求物质享受,贪恋金钱与富贵,与父母长期的教养不当有关。
“孩子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大量父母溺爱孩子”。刘晔萍说,在国内,很多家长过分直接地将物质奖励和孩子的学业表现挂钩。无论是“买入”动机和“买入”时间,都是一个大问题:很容易让孩子为了占有物品而学习。长此以往,孩子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物质的贪恋进一步加剧,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消失殆尽。她说:“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最好养料,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逢迎。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或者说,是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的缺位。”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在调研时发现,一些少女为了金钱,逐步走向性犯罪的道路。她们大多是中学生,集中于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是什么制造了这些“迷途羔羊”?姚建龙认为,“除了交友不慎、校风问题外,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滑坡,对今天的孩子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的是非观和道德感还比较模糊,很容易临渊失足。假设一名少女,她身边的不少同学和朋友都认为用自己的肉体去兑换金钱没什么可耻,或者在她的结交群体中,有人通过不当手段获得金钱、大肆消费、享乐,在炫耀中获得一片赞誉。这种情况下,一旦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位,未成年女孩的羞耻心就很容易在同伴的影响下被消解。法律专家认为,挽救更多徘徊在道德边缘的未成年人,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作出一些调整,或是可行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