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在所有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放下我们自己,放下我们的无知,放下我们的期望,放下我们所有的要求,要时刻警醒我们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王晓燕
现在有些父母竭力让孩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并把这样的付出,当成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此时爱已被放到次要的位置,排在自己的期望之后了。如果不让孩子做自己,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孩子,都只是在精神上奴役他;只能说,父母们由爱出发,但是根本没有走到爱。
你是不是在爱自己?
“很多的妈妈,会希望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爱自己。如果你要是爱一个人,你会觉得他就是他,你就是你才对。两个人都无需失去自我,这才是爱的本质。” 王晓燕老师在采访中说道。
父母给孩子的,除了爱、除了自身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什么都给不了孩子。以爱的名义惩罚孩子;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过度的关注,不能磕碰;如果有一点冒险,就宁可不让他活动,包括不当的赞扬来夸奖孩子等等,其实都是爱自己,并不是爱孩子。
让孩子活在当下
现在的家长往往让孩子学很多东西,以应付未来的社会。这就使得我们的孩子必须为未来而活着。如果生活永远都是为未来而活着,那么一天都过不好。我们成长的时候,都要为当下的成长负责任。家长不能教育一个3岁的孩子,要为18岁险恶的社会负责任。他未来可能面对一个友善的社会,也有可能面对一个险恶的社会,无人能预见。然而若是为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受挫折、受教育,让他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此刻,才是不智之举。这样孩子会永远处在透支未来的状态中,而这一切都不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成长。
尊重生命的法则
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期望、担心,甚至想让孩子为未来做预防的话,就会失去“爱”本质的意义,孩子是接受不到这种爱的。如果让孩子按照人为的法则来成长,那么这是最大的破坏而不是爱。生在此世界,便要懂得尊重任何一种形式的生命,尊重一株草的生命,尊重一棵树的生命⋯⋯正因为这种尊重,任何人都不应干预任何一个生命本身的成长。但是有些父母却在干预孩子生命的成长,并自以为这是爱。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解!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更多父母能放下自己,去懂得什么是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