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没规律,学习没计划,或厌学,或慵懒,或沉迷网络,坏习惯像野草一样疯长
暑期,家长集体患上“焦虑症”
暑期过半。这个近两个月的假期,本该是孩子和家长的最爱:孩子们卸下学业的“重负”,可以自由自在地消遣大把大把的时间;家长们也长舒一口气,不用起早贪黑地接送孩子上下学、身心疲惫地辅导孩子作业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不可救药地患上了“暑期焦虑症”。
在江西一家媒体工作的陈双有些心力交瘁,全因为上4年级的女儿。暑假一开始,她就奔波于奥数、英语、作文各类补习培训班,每天从早到晚来回接送女儿6趟,比女儿上学时还累。
每天,女儿6点多就得起床,因为7点钟要到住家附近的师范大学上游泳课,好在女儿喜欢游泳,没啥怨言。8点半,上完游泳课,赶回家吃早饭,然后把女儿送到市中心的一家知名英语培训点上课。送了女儿,自己才急急忙忙赶着去上班,迟到是肯定的。
中午12点不到,陈双必须提前下班接女儿回家。中午吃了饭,打个盹,在上班之前,再把女儿送去学奥数或者写作,下班之前,再把女儿接回家。
虽然有时候丈夫也会接送女儿,但丈夫的工作更忙,几乎腾不出多余的时间。更多的时候,只能是陈双在炎炎烈日下奔波。
女儿很郁闷,觉得这假期过得比上学还累。但女儿的牢骚,陈双不爱听,她觉得自己这么累都是为了女儿好。女儿马上面临小升初,要考名校就必须比别人更早下更多的工夫。所以,陈双宁愿母女俩辛苦,也绝不“浪费”两个月的假期。
和陈双一样,王芳也是把儿子的暑期排得满满的,每天上午下午都有课,和平时上学一样。幸好补习点就在王芳家附近,上初二的儿子能够自己前往,免去了自己接送的劳顿。王芳告诉记者,其实她并不想给孩子补课,只是想找个地方让儿子待着,免得自己担心和牵挂。
同样患上“暑期焦虑症”的家长梅力,病因来自儿子沉迷游戏难以自拔。她已经不止一次在QQ里对记者唠叨:赶紧开学吧,省得儿子成天沉迷在电视和游戏中。放暑假前,儿子还挺好,每天可以把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一放假,想让儿子放松放松,再加上自己工作也忙,梅力就放任孩子睡懒觉、玩游戏、看电视。本以为10来天过后,儿子玩尽兴了能收心开始做暑假作业,没想到儿子像脱缰野马,怎么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梅力说,准备把家里的电脑拆了,网线也拔了。“那你儿子去网吧怎么办?”梅力无言以对。
两个月的放任足以让养成的坏习惯“牢不可破”
虽然家长对儿女的要求并不一样,但收获的结果却相似:家长不开心,孩子厌学。患上了“假期焦虑症”的家长,一到孩子的假期就莫名其妙焦虑起来,他们一方面想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一方面又茫然无措,盼望着赶紧开学,尽快把孩子交还给学校和老师才算踏实。焦虑的家长或者像陈双一样“功利”,让孩子从课堂到课堂,或者像梅力一样“疏懒”,对孩子放任自流以至于无法管束。孩子的坏习惯却因此像野草一样疯长,生活没规律,学习没计划,或厌学,或慵懒,或沉迷游戏染上网瘾,让家长头痛不已。
陈先生是做电器生意的。去年暑假, 陈先生夫妇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儿子,儿子就天天泡在网吧,竟然还学会了喝酒。新学期开始不久,老师就来告状,说他作业不做,经常逃课,还翻同学书包偷东西被当场抓住。陈先生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儿子当时眼泪汪汪地说知错了,谁知两天不到又犯了,还变本加厉地跟父母顶嘴吵架,甚至逃学离家出走。说起儿子不争气的行为,陈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孩子一放假,我就担心,不知道要怎么管教孩子……”陈先生无奈地说。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而这21天是个平均数,一个坏习惯养成的时间远远少于好习惯的养成时间。10余天的放任足以让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变得生活没规律,而长达两个月的放任,将让孩子养成的坏习惯“牢不可破”。
暑期两个月,孩子完全交给了家长,如果家长不尽心,或者培养不当,很可能就让孩子坏习惯缠身。假若以后对孩子的坏习惯疏于矫正,或矫正不力,孩子也许就“毁了”。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看电视和玩网游已经成为学生寒暑假里最主要的消遣活动。孩子们期待已久的暑假往往就在“一个遥控器+一个鼠标”的单调活动中消磨掉。而青少年自控力比较弱,两个月的沉迷,足以让青少年网络成瘾。受网络暴力淫秽内容影响,有网瘾的孩子往往更易做出逃学、偷窃、打架等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