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故事
在家庭中,孩子会不自觉地体察到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和父母一起快乐或悲伤。
妈妈星期天送儿子去补习班,儿子赖床不起来,弄得时间有点晚了,娘俩都很不愉快。儿子赖床是由于累,因为每天背着大大的书包去上学,放学回家还要埋头做作业,节假日又奔波于几个补习班。对此,孩子一直很有情绪。
娘俩坐在公共汽车上,司机关门太急,妈妈的胳膊被车门挤了一下,虽然不疼,但是心情更差了。车在行进的过程中,司机仿佛一介猛夫,开得猛、启动快、刹车急,搞得车上的乘客都很不舒服。
下车后,孩子提出要喝水,妈妈连想都没想,就对孩子说:“事儿真多,刚出家门就渴了,在家的时候干嘛呢?”妈妈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孩子也赌气站住不动了,妈妈发现后,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孩子撅着嘴,不得不跟着妈妈往前走。
到了学校后,孩子气呼呼进了教室。上了两节课,孩子什么都没听进去。
在家庭成员之间,因情绪波动产生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情,更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绪具有传染性,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很容易受感染,如果恰逢家长也是带着不良情绪的,难免会训斥孩子一顿。被训斥的孩子,情绪会变得更糟糕,产生逆反心理,听不进家长的教育。
会教育的家长,能够在孩子面前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因为某些事情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会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再处理事情。
那么,如何预防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当孩子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如何让孩子尽早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呢?
沟通技巧
1. 家长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家长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不容易被不良情绪感染,不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的个性以及暴躁的脾气。
李倩的妈妈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在女儿眼里,她是世界上最慈祥的母亲,有什么事情,她都愿意和妈妈讲讲。妈妈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她觉得,把工作上的烦恼带给孩子,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情绪不佳的时候,妈妈会通过与同事聊天、看看书、想想和女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默默流眼泪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等到自己心情恢复后再回家。
为了保持一天的好心情,妈妈会准备好每个人喜欢的早餐,小心维护家里愉快的氛围;下班回家后,妈妈会准备好营养又可口的晚餐,一家人一边讲趣事,一边用餐。
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中长大的,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我们绝不可以在盛怒之下,说出“笨蛋、蠢货、没出息、你这辈子算完了”等讽刺、打击、侮辱、谩骂性的语言,这样会使得孩子更加自暴自弃。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应先克制自己的怒火,向孩子问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