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出现了一种说法,说“打孩子要趁早”。这种说法还将多位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作为事实依据,认为挨打能让孩子更出色,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挨打要趁早”的说法。这种说法让许多崇尚家长权威的父母终于有了挺直腰杆的机会,于是各种各样的相关说法被从民间挖掘了出来,有些人甚至树起了“孩子六岁前要常挨打、六岁到十二岁可以适当挨打,十二岁以后才不能打”的理论。您支持吗?
我不支持打孩子,无论是孩子六岁之前还是十二岁之前。所谓“六岁前要常挨打,六岁到十二岁可以适当挨打,十二岁以后不能打”的说法,我也无法苟同。
我不否认崇尚这种说法的人们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与心理状态,但我却是从反面来理解这个理论的。
六岁前的孩子是弱小的,家长的巴掌落在身上,当然只有害怕的份儿;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心理活动多了,挨打多了会记仇,但毕竟还小,家长偶尔爆发几次也还能吓住;十二岁以后的孩子长大了,叛逆心理重,有的孩子甚至开始反抗,这时当然不能再打了,再打弄不好就变成互打了,很多十几岁的少年砍杀亲人的例子,终于把家长吓住了。嘿!我觉得这与恃强凌弱没什么区别!
我不认为那些小时候挨过几次打的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天天挨打造就的,就好像我不相信他们性格中的随和全都是装出来的,同样,我也绝对不相信一个天天挨打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
遗憾的是在我的对立面不仅有家长还有老师。昕昕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 去学校见老师,想与老师沟通一下昕昕那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恰好遇到老师在 与一位家长交谈。那位家长的孩子放学后被老师留在了学校,因为作业完成情况不够好。
当时老师正在向家长告状,说孩子最近作业完成情况一直不好,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要么走神,要么和别人说话,不仅自己不好好学,还影响别人。当时那孩子――是个小姑娘――怯生生地站在墙角,在办公室全体老师与我的注视中被“示众”,她的妈妈也感觉到很尴尬、很无助的样子,很虚心地向老师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显然,她对于老师所怀疑的自己不配合老师工作的暗示感觉到有些委屈,于是用“反告状”的方法和老师唠叨着:“这孩子呀,真让我发愁,我也想给她听写呀,可她不用我,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我让她做题她也不做,性子倔着呢!逼得紧了她还发脾气呢,这可怎么办?”
老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这样啊,这小丫头竟然不听家长的话!“你打呀!”这是老师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包括孩子的面向家长做出的果断建议。这个建议让那位家长头疼了,她说:“您说,我怎么就舍不得呢?打她一下,我这心里比打我自己一下还疼。我还真打过她几次,可是打完她,她没哭,我自己眼泪就掉下来了,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老师终于找到了“症结”,进一步对家长说:“你心疼就不打了?谁不心疼呀?我儿子前两年也不听话,我抄起笤帚疙瘩就打,直到打得他告饶为止。我一扔下笤帚疙瘩就躲进自己房间里哭,我也心疼呀,可是不打行吗?现在你看,我儿子也不敢在我面前耍性格了。你不要以为打孩子是害她,你现在不打,将来你打不动的时候,孩子没教育好,你后悔不后悔?你得考虑大局。”
好一个“大局”!连为人师者都说这样的话,我当时真是悲愤啊!孩子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在她目前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位师长在如何探讨对她实行暴力,她无能为力,不敢抗争一句。我真佩服那位家长还在那里虚心地请教,换作是我,真是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拉起孩子的手扬长而去。
还有一次,是开家长会,老师请几位优秀学生的家长讲话,向其他家长传授自己的家教经验。所谓的优秀学生,无非是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几个孩子。有一位家长说话非常爽快,一点也不怯场,她说:“孩子有了点成绩,都是老师的功劳。至于我们家长,也没做什么,无非是多督促孩子,多盯着点。实在不听话了就打,狠打一次能老实好几天。这不,昨天还揍了一顿呢!”这经验让我咋舌!人们对于“打孩子”这一行为如此的麻木不仁,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打孩子这一原始的家教方式仍然长盛不衰,这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又是什么?
我不否认暴力能让孩子顺从,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但也无人能够否认,暴力无法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变得聪明和懂事。我的这个观点一定会遭到强烈反对,许多家长会搬出一个又一个家庭实例来反驳我,在自己的拳头下,孩子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积极。但我又不得不表示我的悲哀,因为暴力确实能让孩子变得听话,甚至看上去更自觉、更上进,但当孩子的一切自觉与上进都要依靠随时的暴力来实现的时候,这个弊端才会突显出来――暴力教育在收到了一些暂时性、表面性成效的同时,也使孩子付出了失去主动能力与整体消沉的沉重代价,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隐患。
为什么很多家长喜欢打孩子?再华丽的借口也掩盖不住一个事实――家长认为自己与孩子之间唯一的差异在于体力,用武力征服孩子,是家长唯一能够取胜的法宝。是的,就是这么简单。所谓的强大与正义,挥起拳头时所谓的爱,只是家长在缺少理智时给自己找到的最强有力的借口,恃强凌弱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