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孩子有没有表示拒绝,甚至气愤?当孩子向你要求某件事的时候,你有没有表示拒绝,甚至气愤?这种时候,是孩子的拒绝与气愤错了,还是你错了?
“人不大,主意可不小”,这是许多父母给孩子的评价。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主意正、脾气大,为此伤透了脑筋。大多数父母的方法是“镇压”,一定要将孩子的主意和脾气镇压下去,否则以后管教不了了怎么办?
我和昕昕爸爸不赞成这种做法。昕昕也曾有过主意正、脾气大的阶段,但都得到了顺利地过渡,现在的昕昕主意依然很正,但脾气却很随和。我们觉得,主意正不是缺点,恰是孩子的优点,一个没有主见、没有想法的孩子,好奇心就会相对较差,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正常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有些家长对我们的想法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不对孩子的脾气进行压制,会让他们无法无天起来,什么事都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都和家长对着干,这还了得?
我们是这么想的。孩子为什么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为什么喜欢和家长对着干?为什么无法无天?恰是因为家长压制得过多,引起了孩子的反感。
其实最早的时候,孩子根本没有和家长对着干的心理,无非是因为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不希望自己被强行中断。而在这个时候,家长的要求却违反了他们的意愿,这才促使他们出现了固执的举动。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能给孩子一点理解,根本不可能让孩子想到“反抗”这个手段。但家长呢,由于孩子的拒绝和反抗,促生了家长维护权威的意识,又因此对孩子进行了“镇压”,这才使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反抗”上来。当孩子发现了“反抗”的效果――竟然能让家长生气!这让他们很惊喜,也认为很有力度,一个“叛逆的”、“无法无天”的孩子都是这么被培养出来的。
昕昕小时候,我们小区旁边新建了一个小区,新楼刚交工,里面还堆放着很多沙土和建筑材料。我们家住的那幢楼正好紧邻着那个新小区,从阳台上能很全面地看到那边。
一次,我看到几个新入住的居民带着孩子到楼下玩儿。有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对一个沙土堆很感兴趣,他挣脱了大人的手就冲到沙堆边,趴在沙堆上挖洞。带他下楼的大人显然不同意,她追过去喊着:“脏不脏啊,快起来!”孩子没理他,仍旧玩儿得兴高采烈。大人见叫了几次也没效果,就跑过去从背后把孩子抱起来就走。孩子反抗,手脚乱蹬,大人抱不住了,便把孩子掼在地上,扬手在孩子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孩子哇哇大哭,用力地推了大人一把,又向沙堆跑。那个大人气坏了,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孩子,又把孩子拎起来,像夹包裹似地夹在腋下往楼道里走去了。孩子当然仍旧是大哭大喊、手脚乱蹬。
昕昕发现我趴在窗边向外看,也凑过来,正好和我一起看到了这一幕。那时,她大约有七八岁吧,我记不太清了,就记得她问我:“为什么不让人家玩儿?”还对我说:“妈妈我也想玩儿。”我觉得有点好笑,那边都挨打了,她都不怕我不同意,竟然想去玩儿。我看那个沙堆旁边也没有什么威胁安全的材料堆放,便说:“换鞋去。”
我带着我们家这个七八岁的大孩子跑去人家小区玩沙土,我往旁边的花坛边一坐,看着昕昕玩儿。她一会儿把自己的手藏在沙里面,一会儿把脚藏在沙里面,那高兴劲儿甭提了。我当时的想法也挺简单,住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里的城市孩子,有几个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随便地玩土和泥?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哪能轻易错过?想想自己小时候,常会央求大人去河边干活儿的时候给自己拎回一小桶结了块的沙土面,整日蹲在院子里用手“改造”沙土块,左钻个洞,右划道沟儿的,多么开心!
那天我一直盼望刚刚被“拎”上楼的那个孩子能被他的家长“放”下来,和昕昕一起玩沙,但很遗憾,始终没能如愿。后来我领着兴高采烈的昕昕,向在另一堆沙土前筛沙的民工要了一小玩具桶的细沙,回家倒在一个空花盆里,然后种进几头大蒜,昕昕负责浇水。没过多久,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绝对无污染的蒜苗。整个过程,昕昕开心,我也高兴,只是那个被拎回家的孩子,他肯定不开心!
孩子有什么错呢?他不过是想玩儿罢了,有几个孩子不喜欢玩沙玩土?事实上,玩沙、土、水一类的手感较细软的东西,会刺激孩子的触觉,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是非常有益的!孩子对于这类游戏的喜爱是一种天性,家长的粗暴行为,显然是违反天性的了。
为什么大人常在孩子最快乐的时候与孩子为敌?或者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究其原因,仍旧是家长的权威思想在作怪。换个说法,就是家长把孩子当做一种私有财产了,认为他从里到外完全归自己所有,自己对其具有指挥与处置权,孩子的任何反驳与反抗行为都是大逆不道,都会使自己的权威受到冲击与威胁。有些家长会辩解说:“我不让他做那些事,完全是为他好。”我不否认你提醒他的时候确实是想为他好,但当你强迫他的时候,事实上就已经完全是为了自己。因为当你强迫他的时候,大脑里已经满是因为不被服从而燃起的怒火。如果孩子这时问你一句:“凭啥让我听你的!”大多的父母会脱口而出:“就凭我是你爸!”“就凭我是你妈!”说到底,家长的做派就是“老子天下第一”。这种思想,我和昕昕的爸爸一直不断自我约束,避免出现在我们身上。
昕昕五六岁的时候,忽然开始痴迷画画。有一天她从幼儿园回家,边看书边等着吃饭。我把饭做好了,喊了她几遍,她都没理我,于是我走进她看书的房间又叫了她一遍,结果她没好气地回了我一句:“哎呀,妈妈,你烦不烦!”我当时就愣住了,有些生气。可能是一直都注意克制吧,我当时没说话,走到她身边看了看,她正在照着图画书画少数民族的小姑娘,画得很起劲儿。虽然在我看来画得有些“惨不忍睹”,但她很认真,彩色笔铺了满桌都是。我当时就一点气也没有了,我觉得真的是我错了,人家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我却非得让人家中断,换了我我也不高兴。所以我对她说:“妈妈没注意你正忙着,那爸爸妈妈先去吃了,给你留一点在锅里。”
我和她爸爸自顾自地先吃饭了,昕昕又画了好一会儿,我记得一直画到了晚上八点钟左右,这才放下画笔,满意地走到饭桌前,我把热在锅里的饭菜拿给她,她很高兴,还夹起一大口鸡蛋送到我嘴边,刚刚冲我没好气说话的事儿,好像没发生过一样,我也没提。我知道,她刚刚的表现,是由于我打断了她的思路而产生的下意识的反应,不是故意的,所以也便没有对她强调,更不用说强迫她道 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