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 6%,排在第一位。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全国调查中的一个意外发现。
细想一下,其实也不奇怪。在我收到过几万封中小学生的来信中,很多是谈这个问题的。其中一封信这样说:
我爸爸、妈妈说话一点儿也不算数。我爸说,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带我去坐过山车。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时,他却说没时间,下次吧。我妈妈也一样,她说我写完作业就让我下楼和小伙伴玩,可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弹一个小时的钢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一、“哄逗”和“哄骗”
我发现,对孩子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很少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成年人,因为他们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但是对待孩子,说话算不算数似乎无关紧要。所以,“哄孩子”一词在中国很流行,几乎成了父母们的共识。在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哄”字的第一个定义,即为“哄骗:你这是哄我,我不信。”第二个定义叫“哄逗”。本来,“哄逗”才是带孩子的意思,可在许多父母的实践中,“哄骗”与“哄逗”往往混为一谈。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在1999年的全国调查中发现,对于“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父母的回答是“责任”,而中小学生的回答是“平等”。把“平等”当成最重要的品质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常被父母不平等地对待,因此特别渴望平等。
可惜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曾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信中妈妈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父母的观点:
我妈妈常年在外工作,我就住在姑姑家。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了姑姑在背后说我妈妈的“坏话”。暑假到了,我去妈妈工作的地方玩,就把姑姑说她的“坏话”全盘照搬地告诉了她。暑假过去了,我又回到姑姑家。有一天,妈妈打来电话,正巧姑姑接的,没想到妈妈和姑姑聊着聊着就把我“告密”的事给说了出来。当时我很生气,因为当时我告诉妈妈时,妈妈答应我不告诉任何人,也不告诉姑姑。结果,那天姑姑挂了电话就很生气。我当时很难受。后来,我就埋怨妈妈,问她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可妈妈说:“小孩子,没关系,这样说了,你姑姑下次就不会说我了!”听了这话,我感觉妈妈不仅说话不算数,而且很自私,只想着自己心里舒服,就不考虑我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就不把心里话告诉她了,因为我担心告诉她什么,她都会向别人说。后来我又听见姑姑说她坏话,我就没有告诉她,她问我,我就说没有。我已经不信任她了,没必要和她说实话。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自然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就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相互间的沟通会因此受阻,亲子关系也会被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