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到红红家玩耍,红红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青青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红红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原来,青青想玩红红的泰迪熊,红红不给,还非要青青把小皮球给她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红红妈想了想,决定先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她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想啊,我们该怎么玩呢?”红红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青青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红红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显然,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生活中,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独自占有物品,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家长切勿忽视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也许这小小的毛病将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不过,年纪尚小的孩子不习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他们常常认为,凡是到手的东西都属于自己。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教孩子享受分享的乐趣。孩子通常愿意讨大人欢心,期望大人夸奖,因此只要家长的教导方式恰当,大多数孩子到了五六岁时,都愿意和伙伴一起玩耍,共享乐趣。
一天,崔女士在给儿子讲完一个故事后,故意问儿子:“晓斌,妈妈来考考你,看你刚才有没有认真听故事,好不好?”
儿子兴奋地说:“好啊,好啊!”
崔女士问他:“小姑娘为什么高兴?”
儿子回答:“因为小动物都夸她的房子漂亮。”
崔女士又问:“后来,小姑娘为什么又不高兴了?”
儿子回答:“因为她不同意小动物到她家玩,小动物都不跟她做朋友了,她感到很孤单。”
崔女士接着问:“小姑娘为什么又高兴了呢?”
儿子回答:“因为她最后同意了小动物到她家玩,小动物又和她做朋友了,大家玩起来很开心。”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独生子女明白分享是快乐的。后来,孩子说的一句话使崔女士感到很安慰:“妈妈,我不喜欢前面的那个小姑娘,我喜欢后面的小姑娘。以后我有好玩的东西,一定要跟别人一起玩。这样,别人才会喜欢我。”看来,崔女士的儿子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有好东西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