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小学的孩子们被家长拼命地往重点小学去送,不惜交高额的入门费也要挤进去,致使重点小学一个班的孩子大大超过了规定人数,这样的大班教学很困难,造成重点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还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到私立“贵族”小学,去“从小感受贵族气息”。更多的现象是看到风里雨里家长们带着孩子奔波于路上,就为了读一个“稍稍好点儿”的学校。城市里的孩子们被家长套上了枷锁,他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小小年纪需要学习的东西超过了大人的工作量,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大人也跟着受累。可是家长就是乐此不疲,家长这样做似乎是要把自己童年没有学过的遗憾全都通过孩子补回来。也有的家长说,我们也不愿意这样,这是被逼的,别人都那样,你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目前,就是这种“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填鸭教育方法成为城市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和心病。
哪里是孩子们的起跑线?一则名人轶事是这样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慕名前往,请问名人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刚刚三个月,那么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进行教育为好呢?”名人的回答是:“要抓紧啦,你已经耽误了三个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应该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开始教育。但是,这一点恐怕不好达成共识,在他出生之前的胎教呢?以及怀胎之前父母的身心素质、修养状况等等,难道对孩子的未来就没有影响吗?第二,孩子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有的出生在豪华都市,有的出生在深山僻壤,有的出生在富贵之门,有的出生在贫困之家,这已经注定了起跑线的天壤之别。这个责任谁来负?第三,如果把人生喻作比赛,那么百米跑和马拉松跑对起跑的要求一样吗?人生虽短,却不是一蹴而就,人生的历程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比赛,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起跑似乎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相反,途中跑、加速跑和冲刺,也许更加重要。第四,到底哪些东西才是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些才是家长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广州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例:吴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为孩子同时请了六个家教:一个游泳陪练,一个教象棋,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外语,一个教钢琴,还有一个教绘画。由此可见这位老板家长的拳拳用心,他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全人”啊。有人曾疑惑地问孩子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么多事,吴先生说,他每天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到“时”到“分”,每天都要搞到晚上11时至11时30分。那么,孩子的天性呢?孩子的个性呢?孩子还有没有感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机会和空间呢?我们自信我们的基础教育并不落后,我们为我们世代居住的这块土地上江山代有“神童”出而自豪,我们为我们的孩子们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而骄傲。可是,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起点上领先却输在了终点?
忘了是谁的名言了,说是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可能是一首好诗。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伟人,其童年反而显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由华罗庚到陈景润,他们小时候都不是“神童”,爱迪生甚至被视为脑袋迟钝的低能儿,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请出了校门,但他最终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个人一辈子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并不一定就与他在孩童时期获得了多大本事有关系,而注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应该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其后天的努力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