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从儿童本质出发
站在孩子角度
我们先做一个试验,请父母们看一张图片。(一张人物图片)
请父母回答我们的问题:请大家看,这张图片的人像教授吗?
父母的回答可能不外乎是这样的:
父母甲:像。
父母乙:不像,像工程师。
父母丙:不像,像修理工。
请父母把这张图片让您的孩子看看,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3岁那么大了,那孩子的回答是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
孩子们的回答一定是;“妈妈,什么是教授呀?”
什么是教授?我想这个词,一句两句是很难阐述解释清楚的。而这样不容易阐释清楚的词汇却无时无刻的包围着我们的孩子,
孩子,危险!不要去碰热水器!(孩子理解什么是“危险”吗?)
上课的时候你要专心听讲!(孩子理解什么是“专心听讲吗”?)
快一点穿衣服好吗?一点没有时间概念,我们要迟到了!(孩子理解什么是“时间”?)
。。。。。。
不知道父母在使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呢?如果不理解,父母会有意识的主动帮助孩子解释吗?如果不理解,父母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对孩子行为的指导是否有效呢?更何况中国孩子能够站在父母面前大声询问,‘妈妈,您能先告诉什么是危险?什么是专心听讲?什么是时间?’的又有多少呢?我想一定占少数,既然占少数,也就造成了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反复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大伤脑筋的本质原因。
因为,如果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明晰其产生行为和语言(肢体与语言是人类逻辑思维两种外在行为表现)的本质原因,就谈不上诠释问题,就更无从谈起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