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返回

展开导航

原来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是为了教

妈妈网 | 编辑:denghuiyang
导读记 者:我们国家一贯提倡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而您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教是为了教”。您为什么不赞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而要提出不同的观念?

  记 者:我们国家一贯提倡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而您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教是为了教”。您为什么不赞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而要提出不同的观念?

  黄全愈:“教是为了不教”,许多人把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当成了推行素质教育的至理名言。“不教是为了教”是我在观察、比较、分析、研究美国的一些教育现象后,总结、概括出来的理论,而这种观念又恰恰是与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教”,让孩子“学会”后,就达到目的,可以“不教”了。同样“不教是为了教”这句话也可分解为“不教”是手段,“教”是目的。也就是,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孩子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

  “学会”强调的是结果――学懂现实世界(已知世界)的知识。

  “会学”则是强调探索的能力(包括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具备了这些能力,既“会学”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已知世界的知识是可以“教”的(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讲解传授给孩子)。然而,人的“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无法“教”给孩子的,更不可能“交”给孩子。因为能力是潜伏在孩子本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不能由外人“教”。因此,人的“会学”、独立、创造等能力,只能培养。

  当然,世上没有绝对不“教”的教育。美国家长和老师的“不教”,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问,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能力问题上,不作过多的个人说教,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分析,整理出能说服自己的想法,然后确定目标,制订达到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并在实施计划中自己管理自己……

  记 者: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是好说不好做的事。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就想掌控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服从自己的道理。孩子的长大成人到底是服从成人的道理的结果,还是服从自身的独立意识的结果?

  黄全愈:做父母的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为父母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可以改造孩子的意志,可以替代孩子进行思维。我们很容易忘记,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意志、思维,将来也要独立地闯天下、过日子。

  做父母、老师的总是认为:道理就那么简单明白,把简单的道理讲完了,就是说服孩子了。其实,家长、老师说的只是他们自己理解的道理,并不是说完了孩子就明白了,服了。孩子最后的心服,只能是自己说服自己。读高中以后,矿矿跟我的争论越来越多,有一次,矿矿说:“爸爸,您无法说服我,只有我才能说服我自己!”

  父母不是孩子的“手”和“脚”,更不是孩子的“脑子”,而仅仅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者”。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容许孩子“篡”一下“权”,天塌不下来,孩子却经受了新的历练。

  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正如买回家的香蕉,从生到熟,要经历一个内部的化学质变的过程。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熟吧!快熟吧”,也只能是说说而已,是生是熟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