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特稿】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爸妈不仅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也会从他人身上汲取精华。而不少人都会追捧着广为流传的教育观念,作为自己教育孩子的信条。但这些流行的教育观可能未必能教出优秀孩子,你偏信了几条?
观念一:男孩穷养,女孩富养
单凭性别论教育,这种观念本就是狭隘的。艰难困苦,对于天性不同的人,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全脑模式作为分析理论,人脑的技能是由四个象限互相连接的精神处理模式。
全脑模式的四个象限
A象限:逻辑型。分析的,数学的,技术的和解决问题的。
B象限:组织型。控制的,保守的,计划的,组织的和实际上管理的。
C象限:交流型。人际间,情绪的,音乐的,精神上的,和“谈话”模式。
D象限: 虚构的,综合的,艺术的和概念上模式。
A类人,天生属于于奋斗型,对于他们来说,艰难困苦是精神财富、奋发的动力;而C类人,注重感受,艰难困苦对他们来说则是打击折磨、心灵的伤害。
以上的分析,只是想让各位父母明白,穷养不一定就能教育处好孩子:有人能从苦难中成长,而有的人,生在穷山恶水,却成为泼妇刁民。有的人,受过胯下之辱,会成为名将;有的人,却从此变得逢迎势利……
因此,所谓男孩应该怎样怎样、女孩应该如何如何的说法,都是陈旧腐朽、压抑个性的调调。这种调调让多少或细腻或服从的男人、或勇猛或自由的女人,终生觉得自己是个过错。
逆着天性教育,结果往往是:好品格家长却教出差品格孩子、自信的家长却教出内心纠结的孩子--不懂得区分天性,成功案例也会害人,自己的成功经验,却变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天性大过男女。逆着天性的追逐,成就快乐都不会多。人性解放之路,必须冲破这种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