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两个七岁男孩因争夺一个玩伴而发生打斗,其中一个吃了亏。家长不服,告到学校,并且在网络上发帖,遂发展为家长之间的战斗。最后,事态虽然平复,但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很受伤。育儿专家提出了建议: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少介入。
两个七岁男孩因争夺一个玩伴而发生打斗,其中一个吃了亏。家长不服,告到学校,并且在网络上发帖,遂发展为家长之间的战斗。最后,事态虽然平复,但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很受伤。育儿专家提出了建议: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少介入。
家长应该少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首先,家长介入的作用有限。家长的介入可以解决一两次具体的矛盾,却改变不了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因为偶尔一两次冲突的结果,并不能改变整个群体等级关系的结构,等级关系是长期形成的,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有了相对固定的位置,外力很难去撬动它。不可能父母介入一两次,就能够让群体成员重新排序,以前不受尊敬的突然就受尊敬了,这不可能。更大的可能性是,父母一离开,情况还是照旧,甚至更糟,因为你搬父母来镇压,对别的孩子是种示威,很可能让对立加深。
譬如,一个在班上总是受欺侮的孩子,并不能因为父母为他出一次气就把同学震慑住,反而可能引来更恶劣的对待,因为这意味着“不顺服”,意味着对抗。但这对抗的力量却是临时性的,父母不可能每时每刻和孩子在一起,父母一离开,孩子仍然是弱势,甚至因为父母的介入加剧了孩子与其他同学的对立,反而让孩子更难处。
孩子在群体中处于什么等级,只能由他自己决定,旁人是帮不上忙的。有些受老师宠爱的学生会被其他学生攻击,连近在身边的老师都保护不了自己的“宠儿”,更何况鞭长莫及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