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返回

展开导航

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高发,这份防护指南请家长收藏!

妈妈网
导读眼睛是孩子们感知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人脑中80%知识和记忆都要依靠眼睛获取,“工作量”相当大。但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2.7%,且近视年龄不断向下兼容,干眼症等疾病也呈低龄化趋势。

  眼睛是孩子们感知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人脑中80%知识和记忆都要依靠眼睛获取,“工作量”相当大。但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2.7%,且近视年龄不断向下兼容,干眼症等疾病也呈低龄化趋势。

  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为25%,德国学生近视率更是低于15%,这种令人瞠目的差距,表明人们对近视的危害认知普遍不足,加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已迫在眉睫。

  因此,在今年的“6.6全国爱眼日”,教育部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主题,引导老师、家长对孩子视力的重视。而保护孩子的眼健康,也需要全社会的协力,凝聚卫生机构以及如达因药业等长期专注儿童健康的企业力量来共同完成,以加强儿童用眼知识科普,引导社会观念的改变。

  3岁“看”老?家庭成儿童近视防控“盲区”

  不少家长都是在孩子上学后才开始重视用眼健康,但事实上学龄前儿童患近视的不在少数。前不久,一则“3岁女童近视1400度”的新闻登上热搜,引起一片愕然,无论是年龄还是度数都让人难以置信。

  但这名女童的近视不是个例,2020年我国6岁儿童总体近视率达14.3%,学龄前儿童近视群体也十分庞大。

  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的主场在家庭,但因部分家长期疏于防范,如今家庭反倒成为低龄儿童近视防控的“盲区”。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家长们不仅自己眼睛时刻不离屏幕,还把手机、平板等当做让孩子停止哭闹的“玩具”。耳濡目染之下,便给孩子埋下了近视的诱因。

  而0-3岁又是婴幼儿眼球塑形的关键阶段,“三岁看老”是流传在儿童眼科的一句俗语。这一时期,孩子的视觉功能随着年龄生长逐步发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立体视觉,3岁后儿童的视力还会继续发育,直至8-10岁全面成熟。

  近视无法逆转,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至关重要,如果因为相关知识的欠缺,让家长们错过儿童视力发育关键期,等孩子真的戴上眼镜难免追悔莫及。因此,家长们必须走出认知误区,重视儿童视力发育黄金期。

  预防重于治疗,儿童视力保护要多措并举

  保证足量户外活动

  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户外活动越少的孩子,就越可能近视。因为太阳中的蓝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延缓儿童的眼轴伸长。

  我国2018-2020年的儿童近视率也能印证这一研究结果。2019年近视率已从53.6%降到了50.2%,但因疫情居家的影响,2020年近视率又升到了52.7%。所以哪怕不运动,也要让孩子每天去户外“目”浴阳光。

  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

  为了保护视力,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吃胡萝卜、猪肝等“明目”食材。实际上,能够“明目”是因为里面含有维生素A或维生素A原,它能维护眼睛各组织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还有助于感光物质的合成。但仅靠胡萝卜、猪肝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吗?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转化率很低,需要吃大量的蔬菜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这对于胃容量很小的儿童来说是不现实的,动物肝脏等食材因为安全性和味道不佳,也不是孩子的理想食物来源,因此据2019年全国大样本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与不足的比例仍然高达47.98%。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会引发干眼症、夜盲症、角膜穿孔,这种情况早已在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这类产品上市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视觉功能、泪膜结构和眼轴的影响,是造成近视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更要引起家长的关注。此外,补充钙、维生素D、DHA等护眼营养,对预防近视也有很重。不管是从预防近视,还是从提升儿童免疫力、身高增长、促进大脑发育等角度出发,维生素AD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合理补充维生素AD已成为专家共识,更应该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尤其是在6岁以前更为关键。

  定期检查、早建档案

  在孩子3岁时,就可以带他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建立视觉档案了,此后每隔3-6个月去做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近视的防控要从小开始,早发现,尽早防治。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的近视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生态的标志性反映,更事关全民眼健康水平的提升。科学用眼践于行,父母应加强日常约束,帮助孩子树立近视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与国家、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儿童用眼健康生态圈,让孩子看到更明亮的未来。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