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不久的卡塔尔世界杯,掀起了中国球迷的看球热潮。但遗憾的是,本届世界杯赛场上充斥着中国元素,却不见中国男足们的身影。足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只是,当今天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时,中国的足球表现却一年不如一年。
对此,有国外媒体认为,中国足球没落的根源在“输出年轻人而非输入外国人”。换言之,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于加强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但不幸的是,足球却被很多家长拉入“不利于长高”的黑名单,甚至认为踢足球会导致罗圈腿。事实到底如何呢?我们将从运动、营养两个家长最常“误解”的两个角度,剖析骨骼发育、科学长高的关键因素。
消除“长不高”误解,让孩子快乐踢球
西班牙权威媒体《阿贝赛报》在今年4月份刊登了一篇名为《阿利坎特大学论文分析中国足球未获成功的原因》的论文,分析中国足球的制约因素,其中一大突出因素便是家长不将运动与学业结合。此外,担心孩子踢足球会骨折,会长不高,已经是中国父母的普遍思维。
其实,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很强的集体竞赛,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锻炼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迎难而上的意志,只要合理规划,就能获益良多。
至于“踢足球长不高”,更是一场误会。事实上,室外踢足球反倒能促进自身维生素D合成,让钙更好地吸收进入孩子的骨骼,推动儿童骨骼发育。虽然多数家长对足球运动有一定误解,但仍会注重孩子的运动量,让孩子打篮球、跳绳、跑步等,此外还会督促睡眠、改善食谱、监测骨龄。家长们自认为在帮助孩子长高上万无一失,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