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妈妈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带着宝宝外出或者家里有客人来访,总是会有人来逗宝宝,他人本意应该是希望通过逗孩子来表明对孩子的喜爱或重视,以促进彼此关系的熟悉程度。可是受传统习俗、教养方法等的多重影响,这种“逗孩子”极有可能对宝宝的成长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而大多数妈妈或因缺乏意识而忽略这种伤害,或碍于情面而无法开口拒绝对方对孩子的挑逗。以下是一位妈妈对“逗孩子”所作的一篇分析文章,令人深思。
亲友逗孩子是家长们常常遇到的事情,亲友们往往是出于喜爱孩子才逗孩子,但逗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有的家长意识到这一点,有的家长可能暂时未意识到。那么,逗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遭遇这样的尴尬事的时候家长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一一探讨。
拒绝别人错误逗孩子
写本文前:
我查询了一下百度词典,“逗”基本字义:
1、停留:~留。~号。2. 引,惹弄:~哏。~引。~人。~笑儿。“逗孩子”适用于第二条“引,惹弄”。可组词为“逗弄”孩子,即“招惹;戏弄”孩子。
所以,本文所探讨的“逗”孩子指“戏弄”孩子,非和孩子的互动、游戏之类,请妈妈们仔细区分。
经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种“逗”实际是一种戏弄。他们把孩子逗得出错,或者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但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不懂大人们的玩笑,他们会当真,成人的“逗”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惊恐、不安、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场景再现:
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看到一群大人逗孩子,那一幕看得我难受极了。
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着他的朋友(大约30多岁)笑着对孩子说:儿子,叫哥哥!
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不能叫哥哥,叫伯伯!
孩子爸爸继续逗孩子:叫哥哥!
在这一声声“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的朋友掏出一个红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说:叫声伯伯,这个红包便给你。
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叫眼前这个男人“伯伯”还是“哥哥”,犹疑着不吭声,也不伸手接红包。
爸爸的朋友作势要把红包收起来:不叫伯伯啊,那这个红包不给你了。
孩子不吭声。
旁边一位阿姨笑着说:这孩子胆子可真小,一直不说话,哈哈。
我在旁边看着,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由于大人们之间的玩笑,他不确定到底该叫那位男士“伯伯”还是“哥哥”,由于怕叫错,索性他不开口叫人,却被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孩子此刻一定觉得自己不够好,胆子不够大,这是多么糟糕的事!
有妈妈在询问,快来帮助她!
孩子怕生是什么原因啊?好着急!!
儿子老被说长得像女孩,对他心理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