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锌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若宝宝缺乏锌,会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很多妈妈都注重给宝宝补锌。但是,是否每个宝宝都需要补锌呢?有些妈妈觉得不管宝宝是否缺锌,补了总比不补好。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过多的锌的摄入可以对肝造成损害。
补钙的热潮尚未退,一阵“补锌风”又刮起来。家长们闻风而动,忙不迭地给孩子补锌,也不管自家的孩子是否真的缺锌。他们认定:补总比不补好……
缺锌可加重孩子生长障碍
锌是微量元素,顾名思义是体内含量甚低的一种物质。人体营养需要的物质有两大类,一类是构形物质,是构造人体细胞组织的“原材料”;另一类则属于代谢调节物质,它们与各类营养素(包括构形物质在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代谢功能有关。微量元素之一的锌就属于代谢调节物质。
尽管锌在人体内含量甚微,可它所发挥的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却一点也“不微”。锌与体内数十种酶的活性调节有关,也与我们人体基本遗传物质――核酸及与核酸相联系的生命基本物质――蛋白质代谢有关。由此可知,当锌缺乏时,必然影响到全身代谢,而且代谢更新越快的组织,受其影响就越大。
对小儿而言,生长是靠骨的增长伴全身细胞组织增长的。骨的代谢、增生在小儿是极其活跃的,锌间接地通过它对代谢起调节作用,尤其是对蛋白质的合成、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环节发挥它对生长的影响。锌缺乏时,生长所需要的这些环节便受到阻滞,进而使生长的进程受阻。黏膜和皮肤是代谢、更新极快的组织,缺锌时可发生皮炎、皮肤损伤,且不易愈合,对黏膜影响表现为对味觉迟钝、影响食欲甚至厌食,并有消化吸收异常,这些都会加重生长障碍。
每个孩子都缺锌?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人们对人体某些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的孩子是最宝贝的,家长最怕自己的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不少商家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和对医学知识的模糊认识,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有些更是“深入群众”,穿起白大褂扮演起“神医”、“健康顾问”的角色,让家长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这也缺,那也缺,于是掏出钱包购买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充品”和“保健药”。最近有报道说,在无锡市,一些保健品推销员装扮成“白大褂”,打着社区服务的名义,让家长带着孩子去体检。每个孩子都只验尿,而且只要三、五分钟,就都得出“缺锌”的“检查结果”,又随即让家长们买某品牌的补锌保健品。事后大家才知这些“白大褂”是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这些来检查的儿童中,真正缺锌的很少。
孩子相对成人比较容易缺锌,这是因为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对锌的需要量相对较多;而孩子的食谱又往往比较单调,少数孩子还有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但对于一个饮食平衡,尤其是蛋白质摄入量合理的孩子而言,一般是不会缺锌的。因为锌主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肉类(猪、牛肉,禽类和鱼类等)、乳类、蛋类以及豆类中。锌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状态存在于食物中的,而且水煮后它不会溶解于水中(即食物的汤或汁中)。因此,除了有锌代谢先天性缺陷的患儿外,一般人都不会缺锌,换言之,缺锌者通常都伴有蛋白质摄入不足。在临床见到的因生长迟缓来诊,而又有缺锌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有偏食史,尤其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摄入不足的情况较为突出。以上情况可使“营养不良――缺锌――厌食”三者形成恶性循环。
对这些孩子是否单单补锌就能解决问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前述,锌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促长”因子,更不会对生长起直接促进作用。如单单补锌(五花八门的含锌口服液),而蛋白质摄入依然不足,营养状况整体不平衡时,不但补锌后不助长,缺锌本身也不会被纠正。生长迟缓是多病因的,诊断手段也是复杂的,需经有关专科医生(尤其是小儿内分泌专科)的详细分析后得出可能的病因,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而对缺锌的诊断也是多指标的综合诊断,如头发、血的含锌测定,二者有互补作用。至于尿锌,并不作为缺锌诊断的初步依据,而是综合诊断中的一个参考指标。此外,还需结合被测定对象的临床表现等具体情况来诊断。
补锌总比不补好?
如果一个孩子不缺锌,家长为了促进其生长盲目地给予口服含锌的各类制品,不但不能助长反而有害。过多的锌的摄入可以对肝造成损害,严重者会出现类似黄疸性肝炎的表现(摄入了中毒量)。因此,随便给孩子补锌并不是“有补无伤”,应该按需要服。
预防小儿锌缺乏症,对婴儿来说最简便的方法是强调并鼓励母乳喂养,因为人乳中含有丰富的锌,且易为婴儿所吸收。一般动物性食物除脂肪外,锌的含量均比植物性食物要高,而且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可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的高两倍。所以,对婴幼儿适时添加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动物肝、蛋黄、肉末、鱼泥等辅助食品是非常必要的。对小儿而言,坚持膳食多样化,合理安排食谱,避免副食品的单一性,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就可以预防锌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