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爸爸手记:学会延迟满足
面对宝宝的哭,是否要即刻满足?怎样的满足方式最好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好妈妈是在宝宝的哭声中学习出来的。这意味着:好妈妈要承受得住内心的焦虑,并节制自己的情绪;能够从哭声中理解到宝宝的需要。
当宝宝哭时,不必过分焦虑
很多妈妈都不能忍受宝宝的哭,特别是一些焦虑的妈妈。当然,这是母亲爱孩子的天性,但有一些妈妈会把宝宝的哭和自己关联起来,她们内心特别期待自己做个完美的好妈妈,而宝宝的哭,会把完美妈妈的形象打破,因此,许多妈妈特别怕宝宝哭。
其实这样的关联并不合理,我们要通过正常的认知以及思维把它打破。但有很多妈妈不能把这样的关联打破,我所说的焦虑妈妈就是这样。她们不是因为做了妈妈而焦虑,而是本来就有焦虑的性格。有一些“强迫性神经症”患者反反复复地洗手,在意识上,他们很清楚手并不是很脏,没有必要这样洗,但他们控制不住。因为,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又会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必须这样。这让他们很苦恼。焦虑妈妈也有这样的苦恼。她们一方面会说,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但另一方面又会怀疑自己做妈妈的能力,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宝宝不舒服了。
焦虑的妈妈是自恋又自卑的妈妈。之所以自恋,根源在于自卑,因而想做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而自卑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有点自卑的情感,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怀疑自己和指责自己,就会把这样的自卑放大,泛化。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自己也是如此,对自己期望越高,挫折感就越强。因此,我们要放下一些自我期望,懂得爱自己,这样,我们会更轻松。毕竟,我们是人,自我宽恕虽然不是很好听,但很有必要。况且,对自己要求高的人,对身边的人一定也是这样的。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很难接受别人。这样,我们就成为一个经常指责评价别人的人,一点都不可爱。
回到宝宝哭的问题上来,妈妈应该告诉自己,不要对宝宝的哭过分焦虑,要用心去体会,分辨宝宝哭声中的含义。妈妈应给成为一台好用的翻译机,通过积累经验把宝宝的哭声翻译成:我饿了;我困了;我疼;我要妈妈抱等等。可见第一时间听懂宝宝的需要,这确实是一个妈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让宝宝学会等待
在用哭来表达需要和情感时,宝宝对妈妈是有期待的,希望妈妈能即刻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好不要让自己等待。我们所说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终极被照顾状态,就是从婴儿状态演变出来的。可以看出,有太多的人渴望做婴儿,一直被妈妈照顾。
面对宝宝的哭,是否要即刻满足呢?怎样的满足方式最好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前面说过,在孩子生命的初期,父母要做完美照料者,尽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宝宝满4个月以后,要慢慢学会适时让孩子等待一下。这样做可以训练宝宝的“延迟满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