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医学昌明,科技进步,人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但是国内外儿童过敏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对儿童过敏的最前沿研究也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过敏成了一个让父母心烦意乱的话题。特约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的王晓川主任,请专家和你聊聊过敏问题。
你应该了解的“过敏历程”
过敏是遗传的吗?在临床上,过敏疾病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研究证实更多的过敏发病与家族史无关。在西方发达国家,每4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有过敏症,过敏发病率之高可见一斑,而中国也有这个发病增高的趋势。不管你的宝宝是否可能有过敏症,你都应该了解孩子的“过敏历程”。
过敏历程即指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一样的过敏反应。在婴儿时期,宝宝对食物过敏,如对牛奶、鸡蛋过敏,身体表现为皮肤出现湿疹(例如奶癣),消化道出现不适(例如腹泻、呕吐、腹痛);到1岁左右,宝宝对螨虫等吸入性过敏原过敏,身体表现为呼吸道慢性咳嗽久治不愈甚至哮喘;宝宝两三岁后,对花粉过敏的情况增加,身体表现为皮肤或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过敏历程说明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存在着问题的,只是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一而已,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过敏可能得到缓解,但过敏并不是消除了,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过敏可以预防,预防越早越好
目前要根治免疫系统的问题几乎不可能,但是,让烦恼的父母看到希望的是,医学界对于过敏历程的研究,证实过敏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做到预防的。王主任指出,宝宝婴儿期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到1岁左右呼吸道吸入性过敏的发病率也可能大大降低,两三岁时对花粉的过敏发病率也可能大大降低。一句话,越早预防过敏疾病,早期越少发病,之后的发病情况越可以得到改善:
一级预防
即在宝宝尚未致敏时,婴儿期坚持母乳喂养,谨慎添加配方奶和辅食,对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添加配方奶时可选择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婴儿期食物单一,容易预防,早预防不仅能改善早期的过敏反应,也能对今后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起到预防作用。
二级预防
即宝宝已致敏但尚无发病,宝宝如果有了过敏的表现,要积极治疗、监测,降低过敏的严重程度,从而减少今后呼吸道过敏的可能性。当宝宝6个月~1岁左右,经常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每次咳嗽时间较长,经常在夜间、活动后、早起后咳嗽,父母就要足够重视,及时带宝宝就诊。
以上海为例,许多宝宝2~3岁进入托幼机构后,由于接触范围广了,反复呼吸道感染增加,与病原接触成为发病的触发因素,原来致敏但未发病的就发病了。上海1~3岁是过敏发病的最高峰,从全球发病的研究来看,也大体如此。这个阶段父母要注意的是防止误诊,过敏性的炎症不是感染性炎症,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三级预防
即已致敏已发病的宝宝,要尽量减轻其发病的严重程度,减少发病的次数。首先注意控制环境,不要让宝宝接触过敏原,其次进行吸入药物的治疗,例如吸入激素、抗组胺、白三烯类药物的治疗。五六岁后,对于一些过敏症,也可以进行“脱敏治疗”。传统“脱敏治疗”要坚持打针,现在国外出现舌下给药脱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