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宝宝营养充足,妈妈们都会尽量让宝宝吃得好,辅食变着花样吃,一日三餐恨不得天天不重样,这当然是正确的做法。宝宝吃得好吃得饱,妈妈才安心,但光吃好吃饱就够了吗?宝宝生长发育快,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即使花样再多,宝宝的饮食结构也还是相对简单,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不能从食物中得到足够的补充,就会造成“隐性饥饿”。
世界卫生组织把“隐性饥饿”定义为“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也就是说由于机体营养摄入不平衡或者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又对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吃得好不代表没有“隐性饥饿”?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每天让宝宝每天摄入充足的食物。尽管如此,由于食物本身、环境、日光照射、喂养方式等种种原因,“隐性饥饿”仍然威胁着宝宝的健康。在我国,“隐性饥饿”主要体现为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锌矿物质元素的缺乏。
1、隐性饥饿一:维生素A缺乏
我国婴幼儿缺乏维生素A情况堪忧。根据调查,在0-6岁儿童中,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可疑缺乏率39.2%,也就是说,每100个儿童里面,有11~12个儿童缺乏维生素A,40个左右已经处于缺乏边缘。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有将近80%的小婴儿存在维生素A含量低下的问题。
2、隐性饥饿二:维生素D缺乏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肝脏、蛋黄、鱼子等当中,在蔬菜、谷类、水果含量非常低甚至没有。婴儿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能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比较少。晒日光浴能够合成维生素D,但各个地方的日照水平不同,母乳中含有的维生素D也不能完全满足婴幼儿的需要。因此形成了婴幼儿隐性饥饿。
本文为妈妈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链接回www.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