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五千年以来一直受儒家思想的侵淫,年幼辈分在国人眼里极其重要,所以在姓名学上按辈分起名,不仅可以确定彼此之间的长幼次序,又增添了同族之人彼此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国人“根”的情感纽带关系,更是代表了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这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确定下严格的辈分用字;如孔子在其死后,为历代皇家所推崇,自明代起,姓名多由御赐,明洪武33年(1400)御赐10字: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清乾隆5年(1740)御赐10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道光19年(1839)御赐1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按辈分来取名
另外一种是不同辈分的人,选择不同偏旁的字。“文台有六子,宗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说的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天子孙权兄弟的排行,以“伯仲叔季”,使得外人知其名,亦可知其简朴的家庭情况,便于交流。其诞生之初,实在是为了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从宗族轨制、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故而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色彩,但是跟着社会的发展和提高,礼节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形本钱日自由同等,和谐共生的文化礼节。
有的按辈分排名来起名字,比如林字辈,嘉字辈等,让同一辈的兄弟姐妹都要取含有此字的名。
在这其中,姓名也施展了重要的作用,为清晰地表明辈分,以确定彼此之间的常有尊卑,中国人非常智慧地在姓名上下工夫,使同姓之人可根据姓名中暗含的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而异姓之人,也可根据自己与其他姓氏之间的联系,确定彼此的长幼次序。
所以在家长在给宝宝起名时也不得不考虑到辈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