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特稿】在妈妈肚子里时,宝宝就渴望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就是表现出来就是胎动,准妈妈可以根据胎动来检测胎儿的发育。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胎动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有些准妈在孕期发现胎动很频繁,担心是因为胎儿发育不良造成的,其实胎动频繁的原因也是要分情况的哦。
胎动,宝宝健康晴雨表
胎动,就是胎宝宝在准妈咪肚子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如呼吸、踢腿、旋转、翻身等。宝宝在孕8周的时开始有胎动,但一般情况下由于动作轻微,孕妈是无法察觉到的。而在怀孕16周以后,胎动会变得逐渐明显起来,怀孕35周左右是宝宝胎动最活跃的时期。
在家数数胎动,监测胎儿健康
大多数准妈咪在孕后期还是比较空闲的,因此,在家数胎动也是必学的一门课程哦!既可以加强与宝宝的沟通,又能掌握宝宝的健康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定时测量胎动次数。
孕妇自怀孕的第28周起,准妈咪可以在每天的晚餐后(此时胎动较频繁),采左侧卧姿势,并对每天数胎动做好记录。
2.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
如果准妈咪在10次胎动之后记录下的时间小于120分钟,表示胎动次数没有异常,但如果没有感觉到胎动,或10次胎动的所需时间大于2小时,应该尽快地找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3.计算固定时间内的胎动次数。
准妈妈每天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测量胎动,若平均每小时少于3次,表示可能异常。总之,准妈咪们都要记住的几个数字,如果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则为异常;少于10次,则表明胎儿有危险,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