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待解决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很难得到幸福感

补充描述:        所谓仪式感,说白了就是标志特别事件的一种方式,比如生日聚会,比如庆祝成功的派对,又或者是简简单单一个祝福的拥抱。它不是我们生活得必需品,但又是美好生活带来幸福感的“提味儿剂”,正是这些仪式感的东西带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大人们,整日在家务与工作中奔波,因为城市的快节奏,我们忽略了仪式感带来的幸福感。在无限的繁琐的生活,太多的人开始过得粗糙。但对于孩子,仪式感却是他们世界的满足感、幸福感和乐趣。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全部。想想,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又带给孩子多少他们所谓的“快乐”呢。    1、仪式感是一种自信在舞蹈学校学舞的时候,老师会给发一个漂亮的粘贴给跳的好的孩子。在家长看来,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却能让孩子高兴一个晚上,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妈妈,这是舞蹈老师给我发的。反思一下,孩子在家里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表扬和鼓励来给他们增添自信?     2、仪式感是一种尊重而且孩子的礼貌也是一种仪式感,出门前对父母说“我走了!”放学回家进门先打招呼“我回来了”遇到熟人打招呼问好,这都体现了细枝末节中他们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他们已经学着把这些仪式感融入到了生活中。     3、仪式感是一种庄严孩子3岁的时候,我带着他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夏日的清晨4点多就已经到了天门广场。宝宝虽然困的昏天暗地,可令人惊讶的是,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小家伙竟然精神气力,小大人儿似的行着注目礼。     4、仪式感是一种情操要出门看电影,同事的女儿忽然凝重起来,一会儿跑去收自己的精致小包,一会儿换双漂亮的小皮鞋,她还跑到镜子前喃喃自语:再等等,我再打扮打扮就好了。看一场电影,在成人看来已经变成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对于孩子,她是与婚礼一样隆重。

2 |妈妈网_8istqf|2017-06-28 11:03

我来回答

其他答案
谢谢支持
受教了
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欢迎各位宝妈们补充!
是啊,以后要多注重这方面
5、仪式感是一种温馨近期的《奇葩说》中,罗振宇提到了他和妻子每天的一个小仪式:“我们俩约定好,每天不管谁先起床,早起的那个人,要帮对方挤牙膏。”这个小小的举动,每天都在提醒夫妻双方——“我们是相互爱着的”,这是多么朴实的浪漫!  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1、每天早晨醒来,他睁开眼第首先看到的就是我的微笑,用家长的乐观向上感染孩子,用快乐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天。  2、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和孩子互相说晚安,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温馨感,带着甜甜的笑容安然入睡。  3、每一次出行都要隆重,穿戴漂亮,最起码整齐,孩子会觉得今天的日子很特别,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很开心。  4、孩子的生日要认真的过,不光是吹蜡烛吃蛋糕,给孩子讲几年前你出生时的样子,让孩子觉得,你的到来带给了这个家庭无限的快乐。  5、出差给所有家人带礼物。礼物是爱的表达,总是让人开心的,尤其对孩子而言。等等等等  仪式感是一种情趣,一种诗意,归根结底,更是一种对生活爱的表达。它不是沐浴焚香,肃穆以待,而是把生活过成典藏版;它不是对生活的矫情,通过柴米油盐的小事,也要全心全意享受其中,生活才过得精致;它不是尽力的讨好自己和家人,通过对生活一贯的认真态度,才能让看似平淡的生活过的分外的别致;它不是对生活的苛求,仪式感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刻下一个一个难忘的坐标,让我们回忆过往时不再茫然。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问题
下载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