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疫苗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的一种重要公共卫生工具。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小儿麻痹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沙克疫苗(I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沙宾疫苗(OPV,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在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沙宾疫苗。然而,随着近年来疫苗相关事件的发生,公众对小儿麻痹疫苗的接种政策产生了质疑,特别是关于沙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理解两种疫苗的优缺点,以及为何我国主要使用沙宾疫苗,我们需要对这两种疫苗进行深入分析。
沙克疫苗是一种通过注射方式接种的灭活疫苗,其主要特点是安全性高。以下是沙克疫苗的主要优缺点:
沙宾疫苗是一种通过口服方式接种的减毒活疫苗,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且预防效果显著。以下是沙宾疫苗的主要优缺点: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沙宾疫苗进行小儿麻痹症的预防接种,主要原因包括:
沙克疫苗和沙宾疫苗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疫苗应根据具体的公共卫生需求、经济条件和人群特点进行综合权衡。尽管沙宾疫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在我国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实现小儿麻痹症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在小儿麻痹疫苗(口服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TOPV)的初次免疫接种中,推荐在婴儿的2月龄、3月龄和4月龄各服用1次,共服用3次。这种接种程序的设计源于疫苗中包含Ⅰ型、Ⅱ型和Ⅲ型三种病毒株。
尽管在疫苗制造过程中,已对三种病毒株的剂量比例进行了优化,以减少它们在肠道中的竞争感染能力,但型间的干扰作用仍然存在。其中,Ⅱ型病毒对Ⅰ型和Ⅲ型病毒的干扰作用尤为明显。因此,通过连续服用3次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效应,从而使中和抗体的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达到理想水平。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接种后,受种者通常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以下是关于疫苗有效期的研究和观察结果: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通常认为小儿麻痹疫苗的有效保护期为3年。
科学合理的接种程序和随访研究表明,小儿麻痹疫苗能够提供长效的免疫保护,其有效期通常为3年,但在部分个体中抗体可持续存在更长时间。
口服疫苗是一种通过口服方式接种的疫苗,广泛用于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口服疫苗的使用可能存在限制,如发高烧或免疫功能异常等。以下内容详细说明了这些情况及其原因。
如果出现发高烧的症状(通常指体温超过38.5°C),不建议使用口服疫苗。这是因为高烧可能是身体对感染的反应,此时免疫系统已经处于高负荷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干扰身体的正常免疫反应。
对于免疫功能受损(如因疾病或治疗导致的免疫抑制)或先天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口服疫苗可能引发反作用,甚至导致疫苗相关疾病的风险。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管理),不建议使用口服疫苗。
在接种任何疫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了解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步骤。
在发高烧或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口服疫苗,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接种方式。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预防该疾病,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形式是口服糖丸疫苗(OPV)。
糖丸疫苗的主要优点在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婴儿在出生后分别于第2、3、4个月龄时各服用一次,随后在4岁时再加服一次即可完成免疫接种。这种方式简单且易于推广。
上述症状一般在2~3天内可自行缓解。
极少数情况下,糖丸疫苗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即疫苗相关性麻痹病。这主要是因为糖丸疫苗中的病毒虽然致病力被减弱,但仍然是活病毒。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服用后可能因此感染脊髓灰质炎。据统计,每240万名接种者中可能出现1例由疫苗引发的小儿麻痹症病例。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糖丸疫苗还可能带来另一种风险,即疫苗衍生病毒(cVDPV)。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服用糖丸后,病毒可能长期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并感染其他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这些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疫苗衍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引发终身残疾甚至大流行的潜在风险。
由于糖丸疫苗存在上述安全隐患,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始逐步采用灭活疫苗(IPV)替代糖丸疫苗。灭活疫苗使用经过灭活处理的病毒,安全性更高,不会引发疫苗相关性麻痹病或疫苗衍生病毒。
在从糖丸疫苗向灭活疫苗过渡的过程中,不能突然停止使用糖丸疫苗。过早停用糖丸可能增加疫苗衍生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必须确保灭活疫苗的接种率达到85%以上后,才能逐步停止糖丸疫苗的使用。
糖丸疫苗在预防小儿麻痹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潜在安全隐患促使科学界逐步向灭活疫苗过渡,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和公共卫生保障。
糖丸疫苗是一种重要的预防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的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糖丸疫苗是一种口服的活病毒疫苗,其作用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预防小儿麻痹症。尽管糖丸看似简单,但其预防效果显著,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切勿因其形式简单而掉以轻心。
糖丸疫苗的服用时间需严格按照以下安排进行:
接种糖丸疫苗后,极少数情况下(约三百万至九百万人中有一例),可能在接种后28天内出现麻痹现象。尽管概率极低,但仍需注意观察。
糖丸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重要工具,科学合理地使用它可以有效保护儿童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小时候去卫生站打预防针的时候,医生会给一颗奶白色的糖给小孩子吃,奶白色的糖入口即化,吃起来甜甜的充满 ...
计划外疫苗是相对于计划疫苗而言,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自费和免费的区别。很多人认为计划疫苗基本能满足儿童 ...
从宝宝呱呱坠地以来就开始和疫苗打交道了,帮宝宝注射疫苗能增强宝宝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疫苗是将病 ...
秋冬季节是小儿感冒、肺炎多发季节,医院因为肺炎入院的患儿源源不断。近年来,由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 ...
1岁的图图该打麻腮风疫苗了。打针前,防疫站的医生问图图妈,图图有没有发热,或是有过鸡蛋过敏史。妈妈回 ...
甲流疫苗,是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简称,它主要是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相 ...
很多人对“麻腮风三联疫苗”这个名词并不是很熟悉,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什么?麻腮风三联疫苗如何接种?接种后 ...
肺炎疫苗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肺炎球菌感染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