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系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妊娠期甲亢大多数是Graves病,这是一种主要由自身免疫和精神刺激引起,特征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妊娠合并甲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如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甲状腺增大,重度甲亢者流产率、早产率增高,个别患者因分娩,产后流血,感染可诱发甲亢危象。得了妊娠合并甲亢应该怎么办?

妊娠合并甲亢是什么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妊娠期甲亢)是妊娠期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一系列代谢异常。大多数妊娠期甲亢病例由Graves病引起,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

妊娠期甲亢对母体和胎儿均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以下是主要影响:

尽管甲亢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但在治疗后或未经治疗的甲亢女性中,依然有一定比例的妊娠发生。其发生率约为1:1000至1:2500次妊娠。

对于妊娠期甲亢的管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关键。治疗目标是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潜在风险。

妊娠期甲亢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以确保母婴安全。

查看全文

妊娠合并甲亢的病因

妊娠期间甲亢的病因与非妊娠期间甲亢的病因基本相同,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此外,还包括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等情况。某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妊娠剧吐、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也可能导致甲亢。

妊娠期的病理性甲亢较为少见,发病率极低。即使孕妇在怀孕前已有甲亢,怀孕后由于免疫活性降低,甲亢症状往往会自行缓解或减轻。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占甲亢患者的60%~70%。该病常见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尤以生育年龄的女性多见。妊娠期患有Graves病的孕妇通常需要药物控制病情。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甲亢,随后进入甲减阶段。一些患者在代谢亢进期可能被误诊为毒性甲状腺肿,甚至接受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病情后期通常需要补充甲状腺片。

单发或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发展为甲状腺毒症,从而引发甲亢。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或腺瘤可通过外源性补碘治疗缓解病情。如果是单个甲状腺腺瘤引起的功能亢进,可考虑手术切除。孕妇合并毒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少见,若需手术治疗,通常建议延迟到产后进行。

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等滋养细胞疾病可能导致血清内β-HCG水平显著升高,从而刺激甲状腺,引发甲亢。此类患者的血清TT4值可能较正常人升高1倍。临床上,葡萄胎清除后或绒毛膜上皮癌手术治愈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TT4水平也随之降低,甲亢症状通常会自然消失。

妊娠期甲亢的病因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妊娠情况个体化处理,以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来源:UpToDate - Hyperthyroidism in Pregnancy

查看全文

妊娠合并甲亢的症状

妊娠合并甲亢是一种特殊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生理变化的相互作用。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对妊娠的影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

妊娠合并甲亢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妊娠合并甲亢对妊娠的影响因病情轻重而异:

妊娠对甲亢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妊娠期由于胎儿和母体的代谢需求增加,可能加重甲亢患者的心脏负担,尤其是原有心脏病变的患者。

妊娠合并甲亢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产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的密切配合。治疗目标是控制甲亢症状,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甲亢是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疾病,早期诊断与合理管理对于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

查看全文

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

甲亢对胎儿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在确诊甲亢后,建议待病情稳定1至3年后再考虑怀孕。

甲亢孕妇需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生长速度,同时积极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因此病情较轻者通常无需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以避免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

产后甲亢可能复发,因此需适当增加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关于哺乳问题,应根据产妇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剂量综合考虑是否进行母乳喂养。

妊娠期甲亢若未控制,可能因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产科手术、产后感染或产后出血诱发甲亢危象。甲亢危象表现为高热、频脉、心力衰竭、失神、昏迷等,需及时给予大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甲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需检查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或甲亢,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新生儿甲亢可能在出生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出生1周后才表现出来。

妊娠期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较少见,因手术难度较大,且可能引发流产和早产。若确需手术,建议在妊娠中期进行,术前给予碘剂7至10天。术后母体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妊娠期甲亢的管理需综合考虑母体与胎儿健康,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CBI)

查看全文

妊娠合并甲亢的预防

妊娠期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孕妇中较为少见,但其中大多数病例与Graves病相关。Graves病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和精神刺激共同引发的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状。妊娠期甲亢不仅对孕妇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了解妊娠期甲亢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甲亢可能导致孕妇代谢亢进,进而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问题。此外,甲亢还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流产和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妊娠期甲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妊娠期甲亢患者由于代谢亢进,可能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因此,孕妇应注意补充钙质,采用低盐饮食,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营养规划,以确保母婴健康。

精神刺激和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症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劳累与压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有怀孕计划的女性应在怀孕前与内分泌科或妇产科医生商讨,评估甲亢的控制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和怀孕时机。

妊娠期甲亢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并在预产期前提前入院,做好分娩的思想准备和治疗安排。

对于已经确诊的妊娠期甲亢患者,治疗目标是控制甲状腺功能,避免对母婴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管理指南》,妊娠期甲亢的发生率约为0.2%-0.4%。研究表明,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甲亢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妊娠期甲亢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遵循医生建议,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