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头是什么

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马兰头能散血消肿,利筋滑胎,解毒通麻”。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曾说:“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我国很早就对马兰头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就有深刻的认识。那么,马兰头是什么?马兰头的医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怎样?马兰头怎么挑选?马兰头的适宜人群有哪些?

马兰头是什么

马兰头(学名:Kalimeris indica)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既耐寒又耐热,对光照要求不高。在32℃的高温下,马兰头依然能够正常生长,而在-10℃以下也能安全越冬。每年春季,马兰头的嫩叶和嫩茎会迅速生长,这个时期也是采收和食用马兰头的最佳时机。

马兰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

这些成分赋予马兰头多种健康功效,如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等。

马兰头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辅助治疗:

此外,马兰头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和预防血栓形成,因此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帮助。

马兰头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其嫩叶和嫩茎可用于烹饪,常见的食用方法包括凉拌和炒制。

这种做法酸辣可口,尤其适合食欲不佳时食用。

马兰头不仅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野生植物,还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而备受青睐,适合在春季采摘和食用。

查看全文

马兰头的医用价值

根据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本草纲目》的记载,马兰头具有“散血消肿,利筋滑胎,解毒通麻”的功效。这些记载表明,马兰头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马兰头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马兰头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强力的抑制效果。因此,马兰头被誉为“天然抗生素”。

经常食用马兰头有助于预防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防治冠心病。此外,马兰头富含钾元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钾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钾离子进入血液后,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保护血管健康,并降低高血压引发中风的风险。

马兰头是一种兼具药用和营养价值的植物,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但需注意食用安全和适量摄入。

查看全文

马兰头的营养价值

马兰头(学名:Kalimeris indica),又称马兰,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其幼嫩的地上部茎叶可作为营养保健型蔬菜食用。它以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春季餐桌上的佳肴。

马兰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有机酸等。此外,其全草含有挥发油,成分包括乙酸龙脑酯、甲酸龙脑酯、酚类、倍半萜烯、倍半萜醇、二聚戊烯及辛酸等。

马兰头的食用方法多样,既可以作为主菜,也可以作为配菜,常见的烹饪方式包括炒食、凉拌和做汤。

炒马兰头是最传统的食用方法,通常使用较多的油和糖,使其口感油润甜美。它还常作为家常菜的配菜,例如“红烧肉圆”“腐皮豆腐”“冰糖扒蹄”等,既增添色彩,又提升食欲。

凉拌马兰头是一种清爽的吃法。将马兰头切碎,与火腿、鸡脯、冬笋、开洋、香菇等食材拌合,色彩鲜艳,口感咸鲜适中,非常适合作为佐酒或下饭菜。

马兰头还可用于开汤。将其投入沸水中,稍滚即起锅,汤汁清香四溢,令人食欲大开。

马兰头是一种兼具营养和美味的保健型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烹饪方式,使其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马兰头的适宜人群

马兰头是一种常见的野菜,既可以作为日常菜肴,也可以晒成干菜备用,具有丰富的烹饪方式: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马兰头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是孕妇,特别是孕早期食用马兰头,有助于激发食欲,缓解厌食症状,从而有利于优孕。

尽管马兰头营养丰富,但根据中医学观点,其性凉味辛,因此部分人群需要注意食用量及时间:

马兰头对多种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

马兰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烹饪多样的野菜,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量食用,以充分发挥其健康益处。

查看全文

马兰头该怎么挑选

马兰头,又名马兰、田边菊,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山坡、田边和路旁。它生长迅速,尤其在春季,其嫩叶和嫩茎进入高速生长期,因此春天也是采摘马兰头的最佳时节。

马兰头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常见的食用方法包括凉拌、清炒或作为馄饨馅料。建议在食用前充分清洗,以去除可能残留的泥沙或污染物。

无论是采摘还是购买马兰头,掌握挑选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能帮助您获得更优质的食材,享受春天的自然馈赠。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