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学校占比相对较少。以汶川地震为例,当年地震发生时,不少学生在逃生过程中因踩踏事故不幸遇难。这凸显了面对自然灾害,了解灾害来临前兆以及掌握自我防护方法,从而将危险降至最低的重要性。
龙卷风从发生到消散通常仅需十几分钟,甚至更短至几分钟,其作用面积虽小,但破坏力极强。
综上所述,加强防灾教育,了解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来临前兆至关重要,能有效提升人们应对灾害的能力。
“东方之星”龙卷风翻船事件后,“龙卷风”三个字深入人心,但在中国不少地区未出现过龙卷风,人们易忽略其存在。下面来了解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总之,龙卷风的形成是大气不稳定、气流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龙卷风在中国相对少见,且绝大部分发生在海上。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因龙卷风倒扣并沉入长江,造成400多人遇难,这一事件让人们对龙卷风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如果在海边或坐船时遇到龙卷风,可参考以下自救方法。
中国不像美国有较多陆上龙卷风,也缺少可供躲避的地下室。在海上坐船遭遇龙卷风,首先要寻找救生衣、救生艇等救生工具。同时,保暖工作至关重要,即使在夏季,也要注重头部、脖子、手等部位的保暖,以防被龙卷风卷走和低温冻伤,就像《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因低温被冻僵一样。
船在龙卷风影响下会慢慢下沉,身体逐渐泡入水中。此时要尽量避免过快过猛掉入水中,可通过摩擦或抓住东西来减缓下落速度。
入水后,要保持体力和身体热量,不要挣扎折腾,尽量避免游动,节省体力。
若没有穿上救生衣,要观察四周,寻找漂浮物,也可与穿有救生衣的同伴待在一起。
采用国际通用的求救姿势,每组3个人,肩膀搭着肩膀,围成一个圆圈,蜷缩受伤的腿脚,将膝盖尽量贴近腹部,这样可减少体温流失,保持身体浮在水面。
在海上遭遇龙卷风时,按照上述方法有序自救,能有效提高生存几率。
在我国,大部分人未曾亲眼见过龙卷风,而美国每年有多次机会见到大大小小的龙卷风。不过,见到龙卷风并非好事,因为它所到之处会造成较大破坏。
龙卷风来势凶猛,具有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其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几百米之间,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 - 200米/秒,破坏力极强。它经过的地方一片狼藉,大树会被连根拔起,卡车会被掀翻,屋顶容易被掀走,甚至还可能将人卷走。
综上所述,龙卷风危害极大,会对其路径上的物体和人员造成严重破坏和伤害。
提到龙卷风,长江沉船事件令人印象深刻,但大众对龙卷风的了解普遍较少,比如除美国外,其他常出现龙卷风的地区,以及中国国内龙卷风的分布情况。
龙卷风主要集中在20 - 50度的中纬度地区,每年记录在案的龙卷风超1000个。其中,美国是龙卷风高发国家,平均每年发生约800次龙卷风。
在中国,大多数省区都有龙卷风踪迹,不过平均每年出现的龙卷风数量不超过100个,且基本集中在东半部地区。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湖北、山东等地区相对较多。
从时间上看,龙卷风多在5 - 9月出现,且时间段大多为午后到傍晚。
综上所述,龙卷风在全球中纬度地区较为常见,美国是高发国家,中国东半部部分地区也较常出现,且有特定的时间规律。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