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许多家庭会使用各种取暖用品来保持温暖。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不当使用取暖设备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伤害。以下是4种常见取暖用品的使用风险及注意事项,供家长参考。
危险系数:★★★★☆
热水袋是家庭中常见的取暖工具,但其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特点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议:尽量避免让宝宝直接接触热水袋。若必须使用,可在热水袋外加一层厚布套,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漏水或老化现象。
危险系数:★★★★☆
电热毯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虽然使用方便,但对婴幼儿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建议:避免长时间使用电热毯,尤其是直接接触宝宝皮肤。可在宝宝入睡前短时间预热床铺,随后关闭电源。
危险系数:★★★★☆
浴霸通过红外灯泡的热辐射升高室温,但其强光可能对宝宝的视力造成损害:
建议:使用浴霸时,避免让宝宝直视光源。可选择带有防眩光设计的浴霸,或者使用其他取暖方式。
危险系数:★★★☆☆
暖风机通过吹出高温热气来取暖,但存在以下问题:
建议:将暖风机放置在宝宝无法触及的地方,并搭配加湿器使用,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冬季取暖用品在为家庭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可能对婴幼儿造成潜在伤害。家长在选择和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避免直接接触或长时间使用,确保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在寒冷冬季,许多妈妈担心宝宝着凉,但不能盲目使用取暖神器,也不能随意给宝宝穿戴衣物鞋子。以下是宝宝不宜穿着的衣物鞋子:
总之,冬季给宝宝取暖和选择衣物鞋子时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对宝宝健康和发育的影响。
冬季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关键在于给宝宝穿对衣服。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保暖需求存在差异,妈妈们可据此为宝宝合理穿衣。
刚出生的宝宝活动量少,身体较为娇嫩。适合穿着纯棉、轻柔的长袖连体衣裤,这类材质柔软亲肤,能减少对宝宝皮肤的刺激。此外,为抵御寒冷,需要用包被将宝宝裹好。同时,要格外注意肚脐保暖,因为此时宝宝的肚脐尚未完全长好,着凉后容易引发不适。
这个阶段的宝宝十分好动,喜欢爬行,接近1岁的宝宝还开始尝试走动。所以,应选择上下分开的棉衣和长裤,这样的服装不会束缚宝宝的手脚,能让宝宝活动更加自由。若带宝宝外出,还需为其戴上棉帽和手套,防止宝宝受寒。
宝宝满1岁后,喜欢到户外玩耍,活动过程中容易出汗。因此,要为宝宝穿上稍微长一点、吸汗性强的衣服,并套上温暖的外套。这样即便宝宝跑动时,肚子也不易露出,可避免着凉。
综上所述,根据宝宝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衣物,能有效保障宝宝在冬季的温暖与舒适。
不少妈妈在照顾宝宝时,常犯给宝宝穿过多衣服的错误,把宝宝裹成里三层外三层的“裹蒸粽”。而这样做很容易诱发“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又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冬季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宝宝穿太多衣服,长时间处于捂热状态,致使身体温度持续上升,进而出现高热、大汗淋漓、脱水、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有缺氧表现以及神经损伤,还可能留下癫痫、脑瘫、失明、失语等后遗症。
预防“捂热综合征”,冬季给宝宝穿衣要把握度。建议通过观察宝宝两个部位来了解其冷暖情况,适当增减衣服。若宝宝手心和后背温暖,表明衣着合适,切勿将宝宝裹得太严密;若宝宝手心和后背出汗且汗水较多,则表明宝宝穿太多,需要脱掉部分衣服。
结论:妈妈们要避免给宝宝过度穿衣,通过观察宝宝手心和后背情况合理穿衣,预防“捂热综合征”。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被三伏天高居不下的气温虐成狗?出门一趟,回来撒点孜然,就成了孜然烤肉?莫慌!立秋要来救场了。8月8日, ...
从养生的角度看,秋季适宜养肺,顺便囤好秋膘。立秋之初,天然仍然是比较闷热的,妈妈最好给宝宝准备几款清 ...
“寒流”来袭,气温突然变得寒冷,孕妇和宝宝的抵抗力都比较低,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才能 ...
冬天,早晚的温度真得让人直打哆嗦。很多新手爸妈面对幼小的宝宝,对于洗澡的工作粗手无策,最怕的就 是宝 ...
在寒冷的冬季,一不留神就可能会被冻伤。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被冻伤的人就更多了,甚至有人会被严重的冻伤 ...
很多人都被冻伤过,尤其是我国北方冬季十分寒冷,人们出现冻伤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而且被冻伤一次后 ,冻 ...
洗手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很多粑粑麻麻都会使用洗手液给宝宝洗手。近期,“洗手液含致癌物三氯生”曾 ...
“入秋模式”开启后,气温一降再降,各位家长要和宝宝一起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保暖大战”,are you ready ...
近日,一则新闻令人震惊,一10岁小女孩乘坐电动车时,因戴的围巾比较长,被绞进车轮里,造成高位截瘫。这样 ...
冬天到了,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很多宝宝会被粑粑麻麻裹成“小粽子”。出趟门,里三层外三层,进了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