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与治疗指南

背景信息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围产期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低体温、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患有感染或其他疾病的新生儿。及时、科学的护理和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护理与治疗措施

1. 复温:治疗的关键措施

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核心步骤。根据患儿体温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 当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时,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通常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 当体温低于30℃时,应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和腋温,并逐步将暖箱温度提高1℃,通常12~24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 合理喂养:提供能量与水分

根据患儿的吸吮能力,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 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
  • 吸吮无力者可采用滴管喂养、鼻饲或静脉营养。

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建议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如无条件使用输液泵,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检查输液量和速度,防止因输液速度过快引发心力衰竭或肺出血。

3. 预防感染:加强消毒管理

感染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常见并发症,应采取以下措施:

  • 严格遵守消毒和操作程序。
  • 保持患儿皮肤完整性,避免破损。

4. 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

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具体措施包括:

  • 每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体温恢复正常6小时后改为每4小时测量一次。
  • 监测心率、呼吸、血液指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观察暖箱及室内温度、湿度变化,并及时调整。
  • 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如多巴胺、肝素、止血敏、呋塞米等药物及氧气、吸引器、复苏囊、呼吸机等),确保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抢救。

5.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认知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硬肿症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 解答病情疑问,介绍硬肿症的病因、症状及护理要点。
  • 指导母亲坚持拔乳,保持母乳通畅,避免因患儿住院导致断乳。
  • 提供保暖、喂养、防感染及预防接种等育儿知识。

结论

科学的护理和治疗是改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预后的关键,通过复温、合理喂养、预防感染、观察病情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