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类型、特征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神经病变导致足部保护功能减退,以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动脉灌注不足和微循环障碍所致。其典型表现包括溃疡、坏疽,甚至可能导致截肢或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病变性质,糖尿病足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三种类型。以下是对各类型的详细描述及其临床表现。

1. 湿性坏疽

湿性坏疽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类型,占病例的约75%。其主要由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引起,常伴随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化脓。病变部位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血症。

湿性坏疽的分期

  • 前期(高危足期):肢端供血正常或不足,局部水肿,皮肤紫绀,麻木或感觉迟钝,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
  • 初期:皮肤出现水疱、血疱或浅表溃疡,分泌物较少,病灶多见于足底或足背。
  • 轻度:感染波及皮下肌肉组织,可能形成蜂窝织炎或窦道,脓性分泌物增多。
  • 中度:感染加重,形成大脓腔,肌肉、肌腱和韧带破坏严重,足部功能障碍明显。
  • 重度:深部感染扩散,导致骨与关节破坏,可能形成假关节。
  • 极重度:足部大范围感染化脓坏死,可能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2. 干性坏疽

干性坏疽约占糖尿病足病例的5%。其病因多为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但静脉血流畅通。干性坏疽的坏死程度与血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密切相关。

干性坏疽的分期

  • 前期(高危足期):肢端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常感怕冷,皮肤干枯,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间歇跛行或持续性疼痛。
  • 初期:皮肤苍白,出现血疱、水疱或浅表干性痂皮,常见于指趾末端或足跟部。
  • 轻度:足趾末端或足跟局部干性坏死。
  • 中度:少数足趾或足跟较大块干性坏死,波及深部组织。
  • 重度:全部足趾或部分足部由紫绀逐渐变为灰褐色或黑色坏死,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
  • 极重度:足部大范围坏死,呈木炭样尸干,可能伴随继发感染。

3. 混合性坏疽

混合性坏疽约占糖尿病足病例的16%。其特点是同一肢端的不同部位同时出现湿性坏疽和干性坏疽。混合性坏疽患者通常病情较重,溃烂范围广,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甚至毒血症或败血症。

总结

糖尿病足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状况,及时处理任何异常变化,并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