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石榴皮的特性、营养价值及应用

1. 石榴皮的基本特性

石榴皮是石榴果实的外果皮,通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厚度为1.5至3毫米。外表面颜色多为红棕色、黄棕色或暗红色,略带光泽,并伴有棕色小点及多数疣状突起。优质石榴皮通常以皮厚且呈棕红色为佳。

石榴广泛栽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果实成熟的秋季为采收石榴皮的最佳时机。采收后的果皮需洗净、切小块并晒干,可直接生用或炒炭后使用。

2. 石榴皮的化学成分

石榴皮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鞣质、树脂、甘露醇、树胶、没食子酸及苹果酸等。这些成分赋予石榴皮多种药用价值。

3. 石榴皮的营养分析及功效

  • 主要功效:涩肠止遗、止血止带、杀虫敛疮。
  • 适应症:适用于久泻久痢、滑泄漏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疮疡及烫伤等症状。

4. 石榴皮的炮制方法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石榴皮可分为生用和炒炭两种形式:

  • 石榴皮:将原药材去除杂质,清除残留的内瓤及种子,洗净后切块并干燥。
  • 石榴皮炭:将净制后的石榴皮块置于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黑色且内部棕褐色,随后喷淋少量清水以灭火星,取出冷却后保存。

炮制后的石榴皮需存放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5. 石榴皮的食疗作用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略带小毒,归大肠经和肾经,具有质涩收敛的特点。

  • 对于痢疾患者,尤其是痢下赤白、日夜数行不减者,可与锻龙骨等药材配伍使用。
  • 对于肠风下血且属热证者,可与侧柏叶等药材配伍使用。
  • 对于肠道蛔虫或绦虫引起的腹痛,可与槟榔等药材配伍使用。

石榴皮在不同用途时的加工方法有所区别:用于收涩时宜炒用,用于杀虫时宜生用。

6. 注意事项

石榴皮不适合痢疾积滞未清者服用,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师。

7. 结论

石榴皮因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样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使用方法合理应用。

8.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