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乙肝的经验

中医治疗乙肝的经验

我国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现状与分期治疗策略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目前约有1.2亿人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根据HBV感染的自然发展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下是各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1. 免疫耐受期

免疫耐受期的主要特征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患者表现为“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 DNA滴度较高(>105拷贝/ml),但转氨酶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此阶段的患者通常被称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 治疗建议:此阶段不建议使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疗效较差。国家卫生政策建议定期(每半年)检查,观察病情发展以寻找治疗时机。
  • 中医治疗:可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根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治。通常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坚持治疗2-3年后,可考虑停药。

2. 免疫清除期

免疫清除期的特点是HBV DNA滴度仍较高(>105拷贝/ml),但通常低于免疫耐受期。此时转氨酶水平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显示坏死性炎症。患者可能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部分人会出现肝纤维化、脾大,甚至胆红素升高。

  • 治疗目标:阻断肝纤维化进程,防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
  • 治疗策略:结合中西医治疗,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调节免疫功能、保肝抗病毒,同时阻断肝纤维化进程。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西药以增强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
  • 重症患者:对于肝功能损害较重的患者,可配合汤药辨证施治,或采用西医退黄降酶保肝治疗,直至病情稳定。

3.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此阶段的患者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即“小三阳”),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转氨酶(ALT/AS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炎症。

  • 治疗建议: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此阶段无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总结

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需根据患者所处的阶段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中西医治疗手段,注重定期随访和病情监测,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