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症是什么?

ABO溶血症是什么?

ABO溶血病:病因、机制与临床意义

什么是ABO溶血病?

ABO溶血病是一种由血型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这种疾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早且进展迅速,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核黄疸。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或AB型时,可能导致母婴血型不合。

  • O型血母亲的血液中缺乏A抗原和B抗原,当胎儿遗传了父亲的A型或B型血型时,胎儿红细胞携带的A抗原或B抗原可能进入母体。

  • 母体免疫系统识别这些抗原为“外来物质”,产生针对A抗原或B抗原的抗体(抗A抗体或抗B抗体)。

  • 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坏和溶血。

临床表现

ABO溶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较重。
  • 贫血:由于红细胞被破坏,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贫血症状。
  • 严重病例可发展为核黄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 母婴血型检测:确认母婴血型是否存在不合。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新生儿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母体抗体。
  • 血清胆红素检测:评估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

治疗措施

  • 光疗: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 换血疗法:在严重病例中,通过换血移除抗体和过量胆红素。
  • 药物治疗:使用免疫球蛋白抑制抗体的作用。

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ABO溶血病的发生风险,建议:

  • 孕期定期进行血型筛查和抗体检测。
  • 在高风险情况下,密切监测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总结

ABO溶血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