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会致癌吗

相信很多宝妈都有“清洁强迫症”,一旦观察到宝宝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会马上用棉签或其他工具给宝宝掏耳朵,把耳朵里的“脏东西”清理干净。但根据医院门诊数据统计,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宝宝,85%皆是因掏耳朵不当引起!另外,也曾有新闻报道,长期掏耳朵有可能会致癌?天呐噜!这是真的吗?下面妈网和各位宝妈们来探讨一下宝宝耳朵里的脏东西到底该不该掏……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吗

很多宝妈有给宝宝掏耳朵的习惯,近期一则新闻引发关注:报道称成都一男子因长期掏耳朵患上外耳道乳状肿瘤,这让宝妈们十分担忧,不禁发问:掏耳朵会致癌吗?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易大夫表示,一般情况下,经常掏耳朵不会致癌。通常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再经过长期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但发生概率不大。不过,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耳朵健康。医院门诊数据统计显示,85%以上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有掏耳朵的习惯或直接因掏耳致伤而感染。

宝宝外耳道与大人不同,其皮肤娇嫩,与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宝妈宝爸给宝宝掏耳朵时,力道难以把握,用力不当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结论:虽然经常掏耳朵致癌可能性小,但会破坏耳道环境且给宝宝掏耳风险大,应谨慎对待。

查看全文

小孩到底要不要掏耳朵

一般而言,3岁前的宝宝更容易产生耳屎,但宝妈们无需刻意清理。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物质,它对耳朵起着保护作用,如同哨兵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

耳屎通常会随着头部摇摆、身体晃动、张口咀嚼食物等动作自动脱落,所以一般无需专门清洁。少量耳屎不会影响宝宝听力,反而像屏障一样,能遮挡粉尘、小虫和其他物质,对外耳道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耳朵尚未发育完全的宝宝,耳垢更是一道重要的保护伞。声音通过耳道传至鼓膜,引起振动,从而使宝宝听到声音。然而,当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情况时,鼓膜受到剧烈震动易受损,而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种伤害会更严重。此时,耳垢就像消声器,能阻挡剧烈声响,削弱声波对耳膜的冲击,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宝宝的听力。

综上所述,小小的耳屎对宝宝耳朵有着重要作用,宝妈们不必过度担忧宝宝耳朵里的耳屎,一般情况下无需刻意清理。

查看全文

如何正确给小孩掏耳朵

宝妈给宝宝掏耳朵时,只能对肉眼可见的耳道口附近耳屎进行简单处理,切勿掏耳朵深处的耵聍。给宝宝掏耳朵颇具难度,宝宝天性好动,掏耳朵时一旦挣扎,很容易伤到其脆弱的耳膜。

为保障宝宝健康,宝妈在清理宝宝耳道时需谨慎小心。

查看全文

小孩耳朵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耳朵娇嫩,洗澡后若耳道口附近潮湿,可用婴儿棉签轻微擦拭,切勿将棉签深入耳朵内部。若耳道进水,用软棉棒轻擦,过程中固定好宝宝头部。若担心水分未除净,可用吹风机调至最小档,且不能离宝宝耳朵太近,轻轻吹干。洗澡时,将宝宝耳朵由后到前按住贴紧脸部,可防止耳朵进水。

宝宝患感冒和中耳炎时,咽鼓管处于水肿状态,飞机起飞或降落会加重耳部压迫,此时不宜坐飞机。

长期让宝宝处于强烈噪音环境,如大声的电视、音乐等,会损伤宝宝耳内细胞纤毛,影响听力。家长也应避免在新生宝宝面前大吼大叫、大声说话。

研究表明,香烟烟雾是导致0 - 3岁宝宝患渗出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宝宝中耳黏膜,使病菌易存活繁殖,降低抵抗力,病菌进入中耳易造成感染,所以要让宝宝远离二手烟。

宝妈在宝宝耳朵清洁和护理中需在多方面加以注意,为宝宝听力健康保驾护航。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