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乙肝携带者约有7000万人。每年因乙肝患者未得到专业的妊娠乙肝管理,约15万新生宝宝感染乙肝,其中25%的新生宝宝成长发育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对于患有乙肝病毒的孕妈妈,可在孕期7 - 9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新生宝宝需在出生后(最好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以及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各1支,并在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再注射1支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属于计划疫苗,是免费的。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不属于计划疫苗,1支大概三百多块钱,总体而言,乙肝母婴阻断费用并不高。
结论:我国乙肝母婴传播形势严峻,但通过规范的阻断措施及不高的费用支出,可有效降低乙肝母婴传播风险。
很多人谈“乙肝”色变,尤其是当孕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大家会担心腹中宝宝也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乙肝是遗传病吗?妈妈患有乙肝会遗传给孩子吗?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事实上,乙肝并非遗传病,而是一种传染病。它由病毒感染引发,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所以,“乙肝会遗传给孩子”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不过,通常妈妈患有乙肝,其分娩的孩子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在于,若孕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通过产道对新生宝宝进行垂直传播,也可能在妊娠晚期出现孕妇对胎儿的感染情况。
但近年来,乙肝母婴阻断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这大大降低了新生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结论:乙肝不是遗传病而是传染病,妈妈患乙肝虽会增加孩子感染风险,但可通过母婴阻断技术降低感染可能。
很多携带乙肝病毒的女性担心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代,因而不敢怀孕。下面来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生宝宝以及宝宝感染病毒的概率问题。
若患者仅是单纯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是小三阳,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呈阴性,此时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处于稳定状态,是可以怀孕的。怀孕、分娩后,新生宝宝在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就能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
若患者诊断结果为大三阳,同时乙肝病毒DNA呈阳性,医生建议这类患者最好先进行治疗,等乙肝病毒DNA呈阴性之后再怀孕。这不仅是为了宝宝的健康,也是为了患者自身生命安全考虑。大量临床案例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化为肝癌的情况较多,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重视自身病情。
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生宝宝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遵循医生建议可降低宝宝感染风险并保障自身健康。
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其传播途径较为多样,常见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等。这使得乙肝病毒携带的妈妈们产生疑问:自己作为乙肝患者,能否给宝宝哺乳?会不会导致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实际上,乙肝妈妈是可以进行哺乳的。虽然在检测中,有时能从乙肝妈妈的乳汁里检测到少量乙肝病毒,并且宝宝吮吸乳头时可能致使乳头破裂出血,让含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婴儿口中。但新生宝宝在接受正规的免疫预防后会产生保护抗体,同时新生宝宝口腔与胃肠道的酸碱环境不利于乙肝病毒进入其体内。
有研究表明,乙肝妈妈完全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提倡进行母婴喂养,因为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健康的食物。
结论:乙肝妈妈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安全地进行母乳喂养。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乙型肝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乙肝,是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所引发的肝脏疾病。乙型肝炎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 ...
乙型肝炎这种病,其实在现实社会当中经常会被遇到。通过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也得分 ...
说起乙肝,很多人都有种文虎色变的感觉。现在对于乙肝的治疗是没有好的方式,而且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现 ...
我国是乙肝大国,传染性较强、发病率极高,而临床研究中发现,每10人中就有一个携带乙肝病毒的人,因而预防 ...
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乙肝患者不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肝脏受损,属于正在发病的状态,在我国有不少乙肝 ...
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简称,一般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但是如果是严重的患者,会 ...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