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原因、特点及治疗方法

溶血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血型不合性溶血。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匹配时,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而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最为常见,且引发的黄疸症状较为严重。

其他较少见的情况包括母亲血型为A型,胎儿血型为B型或AB型;母亲血型为B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AB型。这些情况通常导致的黄疸较轻。

据相关研究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约为11.9%。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

  • 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随着时间逐渐加重。
  •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核黄疸。

治疗方法

针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光疗和换血输血。

1. 光疗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将宝宝暴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波长约为440nm),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使用40W蓝色荧光灯管(7支)作为光源。
  • 将宝宝置于保温箱中,除去衣物和尿布,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双眼。
  • 光源与宝宝体表保持33-35cm的距离。
  • 每小时调整宝宝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
  • 光疗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最长可达96小时。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补充液体(以防脱水)和进行护肝治疗。光疗后,宝宝皮肤黄疸会逐渐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会显著下降。

2. 换血输血

当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超过20mg/dl(342μmol/L)时,需采用换血输血治疗。供血者需经过G6PD缺乏筛查,确保无G6PD缺乏,以避免输血后加重黄疸症状。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亲属血液作为供血来源。
  • 对于黄疸不严重的病例,无需进行输血治疗。

结论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光疗或换血输血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