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病因

低血糖症的病因及其影响

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必然有其原因。了解病因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以下是低血糖症的主要病因及其相关机制解析。

1. 空腹性低血糖

空腹性低血糖通常发生在未进食的情况下,其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内分泌性原因

  • 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过多:如胰岛素瘤(包括良性、恶性和增生性)以及胰外肿瘤(如巨大纤维瘤或纤维肉瘤)。
  • 激素缺乏:包括氢化可的松(皮质醇)缺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肝源性原因

  • 严重弥漫性肝病。
  • 重度心功能衰竭伴肝脏淤血。
  • 肝酶异常:如肝糖原累积症、半乳糖血症及糖原合成酶缺乏症等。

(3)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

  • 妊娠空腹低血糖。
  • 慢性腹泻、长期饥饿、过度饮酒、肾性糖尿及肾功能衰竭晚期。
  • 严重营养不良。

2. 餐后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通常发生在进食后2~5小时内,又称为反应性低血糖。其主要病因包括:

  • 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 2型糖尿病早期。
  • 胃肠手术后低血糖:如胃大部分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后。
  • 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由于对亮氨酸过度敏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

3. 药源性低血糖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通常与降糖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关。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

血糖是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时,脑组织依赖于自身及肝脏储备的糖原分解来维持代谢。然而,脑组织的糖原储备有限(仅800mg/dl,大脑皮质仅含73mg/dl)。因此,低血糖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和交感神经的影响尤为显著。

低血糖的早期可能导致脑充血和多发性出血点;后期则可能因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入细胞引起脑细胞水肿及出血性点状坏死,尤其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海马区最为明显。长期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坏死、消失及脑组织软化。

在病理进程中,最初表现为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随后累及皮质下中枢(如基底核、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最终影响中脑及延脑活动。脑部细胞的进化程度越高,对缺氧缺糖的敏感性越强。

结论

低血糖症的病因多样且复杂,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功能。因此,及时识别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