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信息

母儿血型不合是一种由于母亲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免疫性疾病,常见于Rh血型和ABO血型不合的情况。以下是母儿血型不合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及相关信息:

1. 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的典型表现之一是黄疸,其特点是出现较早且进展迅速。

  • Rh血型不合:大多数病例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明显的皮肤黄染,并迅速加重。
  • ABO血型不合:约40%的病例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50%在24-48小时内出现,另有10%可能在48小时后出现。
  • 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还包括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2. 贫血

贫血是母儿血型不合的另一常见表现,可能在黄疸出现时或黄疸消退后发生。

  • 溶血导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引发贫血。
  • Rh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贫血,伴随肝脾肿大,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 ABO血型不合:约有1/3的病例可能出现贫血,但通常程度较轻。

3. 胎儿水肿

胎儿水肿多见于重症Rh血型不合溶血,表现为以下症状:

  • 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和瘀斑。
  • 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
  • 严重病例可能危及生命。

4. 核黄疸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发展为核黄疸。其主要表现包括:

  • 手足徐动(不自主运动)。
  • 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
  • 听力障碍。
  • 牙釉质发育不良。

背景信息及预防建议

母儿血型不合的发生与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识别有关,常见于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或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早期筛查和干预是预防和降低母儿血型不合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 孕期应常规检查母亲的血型和抗体滴度。
  • 针对Rh血型不合的孕妇,可在妊娠28周和分娩后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
  •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黄疸和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结论:母儿血型不合是一种可导致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是关键。

参考来源

  •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 http://www.nhc.gov.cn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发布的《新生儿黄疸诊治指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