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检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与诊断方法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胰腺的急性炎症引起。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病情及其诱因,可以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检查项目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检查之一,通常会发现以下异常:

  • 白细胞总数增多,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表明炎症可能较为严重。

2. 血尿淀粉酶测定

淀粉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其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发病后6至12小时,血清淀粉酶水平通常升高。
  • 48小时后,淀粉酶水平逐渐下降,通常持续3至5天。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通常是正常值的3倍以上。

3. 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的水平变化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

  • 发病后24至72小时,血清脂肪酶水平显著升高。
  • 脂肪酶水平的升高通常持续7至10天。
  • 该检测对就诊较晚的患者尤为重要,因其特异性较高。

4. 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

通过检测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的比值,可以评估肾小球通透性变化: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强。
  • 肾对淀粉酶的清除率增加,而对肌酐清除率无显著变化。

5. 血清正铁白蛋白检测

该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腹腔是否存在出血:

  • 腹腔出血时,红细胞被破坏,血红素释放。
  • 血红素在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正铁血红素。
  • 正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形成正铁白蛋白,可通过血清检测发现。

急性胰腺炎的危害与预防

急性胰腺炎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预防措施,如避免暴饮暴食、戒酒、控制胆结石等诱因。

结论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降低疾病危害的关键。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