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的护理

小儿麻疹的护理

小儿麻疹的护理与预防:全面指南

小儿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这使得对小儿麻疹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科学的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的康复,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以下是关于小儿麻疹护理的全面指南,涵盖高热处理、皮肤护理、饮食管理、病情观察、感染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1. 高热的护理

高热是小儿麻疹的常见症状之一,护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直至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但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
  • 室温应控制在18-22°C,湿度保持在50%-60%。
  • 衣物和被褥应适量,避免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
  • 高热时可使用少量退热剂,但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增加并发症风险。

2. 皮肤和粘膜的护理

皮肤和粘膜的护理对小儿麻疹的恢复至关重要:

  •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
  • 在保暖的情况下,每日用温水为患儿擦浴并更换衣物一次,避免使用肥皂。
  • 腹泻患儿需特别注意臀部清洁,勤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引发继发感染。
  • 若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涂抹患儿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透疹。
  • 加强五官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洗眼睛,并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安排有助于患儿的恢复:

  • 发热期间,应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
  • 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增加食欲并促进消化。
  • 多喂开水和热汤,有助于排毒、退热和透疹。
  • 恢复期可逐步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无需特别忌口。

4. 病情观察

小儿麻疹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若出现透疹不畅、皮疹颜色暗紫、持续高热、咳嗽加重、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并发肺炎的表现,应立即就医。
  • 频繁咳嗽、声音嘶哑、吸气困难等可能提示喉炎并发症。
  • 嗜睡、惊厥或昏迷可能是脑炎的表现,需紧急处理。

5. 预防感染的传播

预防感染扩散是控制小儿麻疹的重要环节:

  • 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直至出疹后5天;若有并发症,则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接触过患儿的易感儿童需隔离观察21天。
  • 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并进行空气消毒,患儿的衣物和玩具需曝晒2小时。
  • 流行期间避免带易感儿童前往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暂停接纳新生。
  • 为提高免疫力,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儿童可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后12天内产生抗体,1个月达到高峰。

6. 家庭护理

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小儿麻疹患儿可在家中接受护理:

  • 医务人员可每日进行1-2次家庭访视,并提供护理指导。
  • 家长需严格按照护理建议操作,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7. 重症护理

对于重症小儿麻疹患儿,可采取以下措施:

  • 在高热情况下,尽量避免频繁使用退热药,可通过温水擦浴降温,但需注意保暖,避免体温过低导致循环不良。
  • 咳嗽剧烈时,可使用祛痰止咳剂。
  • 必要时可使用咖啡因或樟脑注射改善循环,促进皮疹透出。

8. 疫苗接种与免疫

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儿麻疹的有效手段:

  • 对易感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对于体弱或年幼的儿童,可在接触麻疹患儿后5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以免于发病或减轻症状。

结论

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保障小儿麻疹患儿健康的关键,家长和医务人员需密切配合,共同应对。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